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豪宅與小宅 今年房市新案趨勢將呈極端M型化

2017/01/12 19:56

今年新建案市場將出現不是豪宅、就是小宅的「M型」市場。(記者徐義平攝)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受到政策衝擊,歷經去年推案量大減後,今年北台灣新建案將以延遲許久的豪宅新案為主,因接近成屋階段,已無法再延的情況下,造成豪宅推案量出現巨量,導致新建案市場出現不是豪宅、就是小宅的「M型」市場。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表示,受到政府不打房、北市調降房屋稅、以及不少豪宅案已將近成屋階段,延無可延影響,全台豪宅推案量將爆出驚天巨量;其中,又以北市、高市豪宅案量最大,豪宅市場形成「南北狂燒中冷卻」的態勢。

不過,相較目前市場賣得動的小宅,也是建商主力推案趨勢,預測今年房市將呈現「超級M型化」,新案市場不是動輒300坪以上的豪宅,便是35坪以下的小宅。

至於,過去從海外回流、促成房價飆漲的鮭魚資金已經不存在,近來出現在北市上掃貨的只有禿鷹,兩者相似處除目的都是置產,但差別在於鮭魚追漲掃貨,而禿鷹只挑倒在地上的死屍,惟有價格夠划算才會狼吞虎嚥。逢低掃貨的案例不只侷限於台北市,預期其他縣市都可能出現多金客包裹吃下建案餘屋的狀況。

對於政府力推的老舊建物加速重建方案,因給予1.4倍容積獎勵,買爛房子來開發推案比買素地更有利可圖,爛房子頓時從奧梨子變蘋果。尤其,單一產權、大面積土地的老舊大樓更具姿色,開發效應遠高於產權分散的連棟式公寓。預期老屋重建條例若經立院通過,舊大樓買賣與開發案將蔚為風潮。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