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10年大旱成常態 週期恐縮短
近50年台灣乾旱年雨量變化圖
〔記者蔡穎/台北報導〕農曆年後,台灣共有七個供水區進入二階限水,扣除莫拉克風災,上一次發生二階限水已是十一年前的事。多位專家警告,全球氣候變遷影響下,降雨分布不均狀況會愈來愈極端,未來十年大旱恐成常態,甚至週期還會再縮短。
降雨分布不均狀況 趨極端
今年水情多嚴峻?除了日月潭九蛙疊像全露、蓄水率直逼警戒水位,伊達邵碼頭近期也可能封閉,石門水庫三月初更已創下啟用五十年來同期新低的蓄水量,距離水庫見底僅剩一個月左右時間。水利署預計五月啟動第三階段限水,上一次第三階段分區供水是二○○二年的事。
每年降雨量 留下不到2成
據統計,台灣一年降雨量平均約為二五○○毫米,為全球平均的二.六倍,但國際雨水利用協會副會長廖朝軒警告,台灣河谷狹窄、地形陡峭,每年超過九百億噸的降雨,留下來的不到二成。
每年降雨量也愈來愈不穩定。氣象局近日指出,去年全台十三個平地測站的年均累積雨量僅一六四三.三毫米,若看秋冬季枯水期,即十月到隔年二月,更是一九四七年有紀錄以來雨量最少的一年。
「極端降雨量出現的頻率正在增加。」台灣颱風洪水研究中心主任李清勝說,地球大氣的擾動程度加大,連帶影響能量傳遞,進一步導致溫度、降雨量變動的幅度加劇,「水資源管理的問題會愈來愈嚴重」。去年兩個颱風過境都沒有帶來顯著的雨量,從機率來看,低降雨的頻率從過去間隔十七年縮短到不到十年,台灣未來恐怕十年左右就要面對一次大旱。
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表示,台灣被聯合國列為全球第十八具缺水危機的國家,就算維持正常年雨量,但下雨的時間、地點不對,乾旱一樣會發生。
彭啟明指出,以去年來說,八月之後的雨量就偏少,十年一次大旱應可預期。甚至,根據近五十年的雨量變化,可以看出乾旱週期從十七年、十三年、九年逐次縮短,未來可能縮短為三至五年,台灣應做好準備,讓水資源的調度更加靈活。
水利署主秘賴建信坦言,南部地區豐水期及枯水期的降雨量相比已達九比一,降雨大量只集中在五至十月、但水庫又無法有效貯水;我國需要的是更有「韌性」的水資源調度環境,必須多管齊下,解決旱澇交替的問題。
石門水庫枯水嚴重,「水中土地公廟」都浮現。(資料照)
日月潭水位持續下降,觀察水位高低的「九隻疊蛙」早已九蛙盡現。(資料照)
主要水庫剩餘庫容天數
10年大旱,圖為石門水庫集水區內的淤泥。(資料照)
-
【節流篇】 全民補貼大戶20年 明年徵耗水費
-
【開源篇】活用雨水與再生水 年增2億噸水
-
高雄新站特區擁商圈核心 高鐵南延將再現風華
-
春雨沒來南部 解渴得等到5月
-
自由廣場》大旱前 談再生水四個障礙
-
缺水68年來最嚴重 毛揆:恐衝擊今年經濟表現
-
《TAIPEI TIMES》Lai proposed cross-strait talks to ease tourism restrictions
-
《TAIPEI TIMES》President calls for political resolution
-
《TAIPEI TIMES》Ko Wen-je steps down as chairman of the TPP
-
《TAIPEI TIMES》Taipei blames TVBS for new-year screen mishap
-
《TAIPEI TIMES》Military selecting officers to attend training in US
-
《TAIPEI TIMES》Cartoonist Lin Kuei-yu, known as Yufu, dies aged 65
-
《TAIPEI TIMES》Tainan ranked fourth-best Asian travel destination
焦點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