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多 燒健保 有人年做24次電腦斷層
健保署推動檢驗檢查結果共享制度,醫師利用患者健保卡,就可查知病人近半年曾接受檢查項目。(記者林惠琴攝)
前20大檢查項目 年花688億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國人愛逛醫院,各醫院重複檢查量也劇增,健保署統計發現,去年健保支付前廿大檢查項目,金額高達六八八億元,以電腦斷層造影約九十二億元最高,近廿年就成長近兩倍,一名台中市男性一年內就做了廿四次,平均半個月做一次,非常驚人!
健保署統計,一九九八年至去年的每年就醫人數,門診介於二○五三萬至二一九九萬人,住院一六九萬至一九九萬人,變動不多,但門住診就醫人次則由兩億五千萬增至兩億九千萬,成長四千萬人次,顯示每人就醫次數變多,相對健保支出也從約二五二○億增至約五九三三億,成長一.四倍。
進一步分析數據,健保署長李伯璋指出,每位門診病人「治療費」,包含檢查、手術等,從約二四三九元增至六九二一元,成長一.八倍,住院病人「檢查費」也從四八○二元增至八三九七元。去年健保支付前廿大檢查項目就達六八八億、占總額近一成,其中電腦斷層造影約九十二億最高,其次超音波約九十億,磁振造影約五十八億,成長二至三.五倍不等。血液及肝腎功能等相關生化檢查也從七十二億增至一九九億。
去年一名台中卅六歲男性,因頭部外傷引發腦震盪、胸痛等症狀,跑遍台中、台北七家醫院,光做電腦斷層就達廿四次,甚至有單一醫院就做六次,創下個人最高紀錄。其他有人一年腹部超音波做廿一次、磁振造影十次,還有人抽血檢查達九十六次。
健保署 推檢查結果共享制
李伯璋認為,病患到醫院看病,都會做一系列生化、影像檢查,重複很多,且每年花費達數百億,是否全有必要?醫界與大眾應省思。健保署因而推動「重要檢驗檢查項目結果共享制度」,上月底推出檢查紀錄視窗,醫師插入健保卡,螢幕就會跳出病人近六個月檢查項目,提醒再評估重複檢查的必要性。
健保署指出,尊重醫師專業,但若重複檢查過多,例如病人在同一醫院九十天內申報三次以上電腦斷層造影、三次以上磁振造影,同一月兩次以上超音波、十次以上同部位X光,都列加強審查給付的重點;跨院九十天內申報同部位電腦斷層、磁振造影,會作輔導,未見改善不排除限制民眾就醫地點。
去年健保支付檢查費用前10名
-
一年看病超過500次 健保署盯上他...
-
民眾檢查年花約688億 有人做24次電腦斷層
-
左營高鐵特區代表新作 京城天湖景觀宅 優質生活圈擄獲科技人
-
《TAIPEI TIMES》 TSMC touts multifunctional robots
-
《TAIPEI TIMES》 First snow of this winter falls on Yushan, CWA says
-
《TAIPEI TIMES》 Scuffles at the legislature over KMT recall bill
-
《TAIPEI TIMES》 Former AIT head praises Taiwan’s democratic path
-
《TAIPEI TIMES》 Taipei joining Osaka festival
-
《TAIPEI TIMES》 EV owners might pay surcharge: MOTC
-
《TAIPEI TIMES》 Seven Taoyuan Green Line stops to open by 2026
焦點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