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全台主要水庫9座水質達優養化 數量歷年最多

2024/05/05 12:53

2021、2022年連續2年水質達優養的石門水庫,去年改善至普養狀態。(資料照)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去年全台20座主要水庫中,有9座水庫水質達優養化,較前年增加1座,且數量為歷年最多。新北與桃園地區居民重要供水來源、連續2年水質達優養的石門水庫,去年改善至普養狀態;而台南的鏡面水庫、屏東的牡丹水庫則為此次新增的優養水庫。

水庫優養化主要是指氮、磷等過量營養物質進入水體,造成藻類大量的繁殖、死亡,腐敗分解時大量耗氧,造成水質嚴重惡化的現象。

據環境部統計,去年全台20座主要水庫中,新山、寶山、明德、鯉魚潭、白河、鏡面、澄清湖、鳳山、牡丹水庫共9座都達優養化。其中鏡面及牡丹水庫為新增的優養水庫,而連續2年水質達優養的石門水庫,去年改善至普養狀態。

環境部水保司長王嶽斌表示,鏡面水庫是提供灌溉用水為主的小水庫,受集水區的農業活動影響,過去水質多為優養,近5年卡爾森指數平均為58(卡爾森指數高於50即為優養);前年水質稍微改善為普養,主要是因汛期底孔排砂道排泥,換水率較高,但排泥工程一結束又回到優養狀態。

王嶽斌表示,牡丹水庫過去多為普養,去年水質惡化是因為上游多處野溪治理工程,懸浮固體物變多、影響水質透視度,導致卡爾森指數上升達優養;不過該工程已於去年12月完工,今年上旬進行水質監測時,牡丹水庫已恢復普養。

至於石門水庫,王嶽斌表示,石門水庫過去幾年多爲普養,然而2021年大旱導致水庫蓄水量偏低,轉為優養;2022年則受到極端強降雨影響,土石沖刷導致水庫的懸浮固體物增高,影響水質透明度造成水庫優養。去年較無強降雨沖刷現象,水質恢復為普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