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查證困難 檢舉交通違規明年起須實名

交通部統計,106年民眾檢舉交通 違規件數達169萬件。(資料照)
〔記者鄭瑋奇/台北報導〕民眾檢舉交通違規案件逐年增加,但許多民眾匿名檢舉造成執法機關查證困難,法院審理時也無法請檢舉人到場說明,交通部決定推動「實名制」,檢舉人要提供真實身分才受理;學者則認為無法匿名檢舉將降低民眾檢舉意願,請交通部三思。
交通部日前完成修正「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基準及處理細則」,明年元旦起檢舉人應提供身分證字號,匿名檢舉即便事實明確,警方須改以職權舉發方式開單,否則不予舉發。
檢舉違規 去年169萬件
根據交通部統計,去年民眾檢舉件數高達169萬件,佔所有違規件數16%,當中以檢舉違規停車最多,佔檢舉案件60%;有些檢舉魔人、挾怨報復、誤認有獎金的民眾反覆檢舉,甚至傳出同一個違規停車案檢舉30次,讓警方不勝其擾。
交通部表示,受理機關須知檢舉人姓名及聯絡方式進行查證,法院審理交通違規案件時也常須請檢舉人到場說明,因此交通部修正處理細則第20條,增訂檢舉人應提供身分證字號,必要時可通知檢舉人到案說明。
另外,處理細則第23條中規定,匿名檢舉或不能確認檢舉人身分,公路主管或警察機關應不予舉發,但該條文有但書,檢舉事實具體明確者,不在此限。交通部此次修正也將但書刪除。
學者:檢舉意願必降低
交通部路政司長陳文瑞表示,主要是警政署反映,常出現警方認為資料不足無法開單,但民眾認為資料很完整再投訴,因此將但書拿掉,改由警方依據職權舉發方式,希望降低警民紛爭。
中華大學運管系副教授林祥生表示,無法匿名檢舉一定會降低民眾檢舉意願,他建議對交通安全造成明顯影響以及長期違規行為,應可讓民眾匿名檢舉。他舉例,以長期佔用路邊停車位從事私人商業行為的違規模式來說,能長期佔用停車位者,背後往往具有良好政商關係,實名檢舉如同要民眾以小蝦米去對抗大鯨魚,以後誰敢檢舉。
-
檢舉魔人的陷阱?網友怨:擋路又開得比腳踏車還慢
-
寶可夢行車違規 警半個月內取締7417件
-
免保費、存款保險最高300萬保障!中央存保打造最堅實的存款後盾
-
道安講習不能光聽課 交通部擬增測驗
-
警察亂開罰還嘲諷「白跑了」 被爆料急撤罰單道歉
-
桃園市114年度高中高職暨在地產業博覽會 3月13日至16日盛大登場
-
女警下班遭違規男狠撞 大腿嚴重骨折險喪命
-
大葉高島屋5樓未完成勘驗偷跑營運 台北市建管處開罰12萬
-
國際婦女節 朱立倫發文承諾推動更多友善女性政策
-
禁葉元之上綠營政論節目、要求勤跑基層?朱立倫:非針對特定對象
-
藍擬推多項公投反制罷免 朱立倫:有共識的是反廢死
-
傳民眾黨對反罷免轉保守 朱立倫:任何事情都要自立自強
-
LINE人妻:「都快被妳操乾了」臨時演員判賠人夫20萬元遮羞費
-
阿美哭了!「山除薇害」三八婦女節快閃相挺 要王鴻薇正視民意
-
大罷免問政說明採總統立委大選「1.5」規格辦理 國民黨中央和地方動起來
臺北市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