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白樂崎專欄》今日香港是台灣借鏡?

2014/09/29 06:00

一些觀察家指出:「今天的香港就是明天的台灣。」是否就是如此呢?(參見Grace Choi二○一四年八月十九日寫於美國外交政策雜誌)

兩個主要的發展已然引發香港憂慮,一個是北京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六月十日出版的白皮書;另一個是中國人大常委會在八月三十一日發表的聲明,決定香港二○一七年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必須經提名委員會通過。毫無疑問,在此提名委員會,北京擁有最終拍板權。

六月十日的白皮書基本上聲明,所有關於香港的事務由北京主導,否定一九八四年中英聯合聲明與基本法的承諾,該規範由人大常委於一九九○年採納,一九九七年香港由英國移轉給中國時生效。

協議的本質是北京會堅守「一國兩制」,讓香港人民主理自己的事務五十年。如今兩個決策似乎破壞了這個原則:香港民主會逐漸影響中國的希望已然破滅,並且殘酷的現實是,北京逐漸強加自己壓迫的體制於香港之上。

這告訴我們北京將會使用經濟影響力與手段達到政治目標。在香港的例子中,已經依賴中國甚深,其對外貿易中國就佔五十%。北京正非常有效率地吸納政治特許權,特別是從經濟領域。

台灣同樣在外貿上高度依賴中國:對中貿易佔總體貿易額四十%。如果服務貿易協議與貨品貿易協議通過,依賴中國的情況只會增加。

有趣的是,北京最近的動作喚起港台的反彈行動並有志一同:在香港的佔領中環運動抵抗中國在港日增的影響力;在台灣,太陽花學運則表達因服貿與中國日漸緊密的經濟關係之不滿。跡象顯示兩個運動正愈來愈彼此接近。(參見美國外交政策雜誌二○一四年八月十九日文)

我無法想像台灣有任何人,或任何外國觀察家,比如我本人,能看著如今香港的發展,而沒有這樣的念頭:香港是台灣的借鏡並反映其未來。如果台灣允許自己與中國在經濟上更接近,中國將會用此手段限制台灣的國際空間,並影響台灣的政治場域。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已經行動了,中國在台灣二○一二年選舉選邊站之時:即是「中國因素」。香港的情況應能讓台灣人民反思,若與中國友好,將會變成何種景象。

(作者白樂崎曾任美國副助理國務卿與美國駐波札那大使,一九九○到九五年出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現為本報團顧問,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國際新聞中心顧佳欣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國際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