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熱門話題>台日韓股市結盟 力抗中國A股吸金力

2018/03/19 06:00

台日韓三方簽訂MOU,史上首見。由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許璋瑤(由左至右)、日本交易所集團CEO Akira Kiyota、韓國交易所董事長Jiwon Jung共同簽訂。(台灣證交所提供)

記者陳永吉/專題報導

台日韓中4地股市超級比一比

台灣證交所目前與國外交易所簽訂之MOU/MOC(合作備忘錄),統計共與30個交易所簽署MOU/MOC,目前有43個MOU/MOC具有效力,但是最重要的MOU,可能就屬上週四與日、韓三方簽訂的MOU,這是有史以來首度由三個交易所共同簽訂MOU,而另一個深層的含意,希望透過這個MOU發行ETF(指數型基金),吸引國際資金投入這個ETF,進一步讓資金流入3個市場,力抗中國A股納入MSCI的磁吸效應。

施俊吉提議結盟 一起對抗中國

根據證交所主管透露,這個想法是源自於現在的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去年他還擔任證交所董事長時,那時台韓證交所雙方共同編了一個指數,之後施俊吉到日本拜訪日本交易所,就出現一個想法,「何不讓日本也一起加入?」當時中國加入MSCI議題炒得沸沸揚揚,如果三方交易所能夠結盟,就能一起對抗中國。

其實台韓雙方交易所,2年多前就開始感受到中國A股加入MSCI的威脅,2015年底,雙方就簽了第二號MOU,距離上次雙方簽約時,已經是15年前,當時韓國交易所還未進行整併。這次簽約之後,2016年4月台灣證交所成立「台韓資本市場合作工作小組」,在MOU下除了積極推動人員交流、市場共同行銷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編製指數。

於是2016年10月兩地同步ETF相互掛牌,其中元大投信推出了元大韓國KOSPI 200ETF,由韓國主板的200檔個股所組成,而韓國則由未來資產基金公司以台灣加權指數為基礎推出TAIEX ETF,不過因兩個市場的投資人,對彼此成分股都不熟悉,兩檔ETF交易顯得相當清淡。

台韓跨境指數ETF 國泰投信將發行

因此2017年雙方再共同編製並發表台韓資訊科技指數(IT PremierIndex),為雙方共同推出的第一檔跨境指數,這個指數現在已經由國內國泰投信取得授權,預計在今年5、6月就會發行ETF,據了解,這個ETF將含括台韓兩地的重要成分股,如台積電(2330)、三星電子等,且不僅科技股,還有鋼鐵、汽車股等,根據證交所統計,該指數過去一年來打敗台、韓兩地大盤指數,績效頗佳,連歐洲的基金公司都有興趣想把這個指數授權到歐洲發行ETF;此事一旦成真,也可望吸引歐洲資金投資台韓兩地股市。

至於台日合作,2000年當時台灣交易所就跟東京證交所簽過MOU,2007年再與大阪交易所簽約,之後為了促進雙方交流,台灣證交所在2014年9月成立「台日資本市場合作小組」,2015年9月日本ETF在台上市、2016年7月台灣TAIEX指數期貨於大阪交易所掛牌後,不過經過多年努力,從2010年至2017年,日本投資人投資台灣占外資比重僅由1.6%上升至2.6%,投資台灣總資產由新台幣1,049億元提升至3,062億元,約增加1.92倍。

交易熱度不如A股 結盟有必要性

比較台日韓中四地股市,台日韓結盟確有其必要性。統計到去年底為止,台灣上市公司家數在四地中最少,僅有907家,韓國有2134家、日本有3604家,中國上海雖僅有1396家,但上市公司總市值卻高達5.09兆美元,雖然比日本的6.22兆元低,但遠超過還在MSCI新興市場的韓國1.77兆美元、台灣1.07兆美元,因此若未來A股全部納入MSCI,且以市值衡量,台韓兩地的比重肯定會受到調降。

進一步若從交易情況來看,去年上海A股成交金額高達7.56兆美元,高於日本的5.81兆美元,韓國則有1.92兆美元,台灣僅有0.77兆美元;成交值週轉率(總成交值除以上市公司市值)上海A股達161%、日本103%、韓國121%、台灣僅78%,上海的交易熱度都比台日韓三地來的佳,因此三個交易所合作,成為力抗中國股市磁吸效應最佳的解藥。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