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文化部頒人間國寶 國寶嘆技術傳承難

2015/05/11 06:00

北管音樂藝師邱火榮致力於北管音樂的推廣,更現場演出傳統樂曲《普天樂》,博得滿堂彩。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傳統技藝文化傳承大不易,每年頒布的人間國寶(文化資產技術保存者)個個都是台灣最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國寶們都非常感謝文化部的肯定,但也感嘆在時代變遷、現行法規制度下,年輕一代習藝者的生活卻無以為繼,即使國寶們有心傳承技藝,卻陷於找不到人習藝的困境。

傳統木雕匠師葉經義認為自己的成就都是因為妻子在背後的默默付出。

文化部文資局日前特別為6位新科人間國寶舉行授證典禮先行記者會,包括擅長疊斗式大木作的廟宇營建匠師許漢珍、漢式傳統穿鬪式厝屋營建匠師廖枝德、木雕工藝師葉經義、亂彈大師潘玉嬌、北管音樂家邱火榮、已逝的剪紙專家李煥章。

大木作技術保存者許漢珍佝僂著身軀,遠道自台南出席記者會,對於獲得人間國寶的榮耀,開心之虞,也感嘆技藝難以傳承。(圖文記者/宋志雄)

高齡86歲的許漢珍是國內名聲滿天下的大木作匠師,其技藝傳承自父親許銅爐,為了符合建築法規,更自學融入傳統建築與西方建築的圖法,並以筋混凝土仿造傳統大木營建傳統廟宇,但仍保有傳統建築的形式和風貌,他笑言非常感恩:「政府不嫌棄我這麼老的老人,能獲頒國寶非常歡喜!」

85歲的營建匠師廖枝德,50多年來堅持大木作漢式建築傳統工法,至今營建超過50棟古宅,每棟皆保存完好,顯見建築工藝精湛,不過廖枝德現因心臟病在醫院療養,女兒廖娟靖指出父親現在雖然無法說話,但他曾說一輩子只做蓋房子這件事,「能留下傳統技藝,真的很高興。」

78歲的葉經義是國內戰後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木雕工藝師,作品風格細緻嚴謹卻又自然生動,對於獲頒人間國寶,他說這是最榮耀的時刻,更感謝牽手一路來的支持,「如果沒有她,一定無法達到今日的成就。」

擅長多種傳統樂器的邱火榮,尤其在鼓、嗩吶與弦表現最具代表,並長期致力推廣北管音樂。81歲的潘玉嬌則是戰後初代亂彈戲童伶,至今仍保留亂彈劇目160齣,是現今亂彈戲前場表演中碩果僅存的佼佼者。

不過談到技術傳承,國寶們都憂心忡忡,許漢珍即表示即使新生代學會大木作技術,「但礙於現代法規,如果沒有證照,還是無法接到工作。」他指出,因時代變化加上政府發包古蹟標案等,都規定須有證照者才能參與,再加上現行建築法規皆以建築師馬首是瞻,大木作匠師的地位每況愈下,很難找到新血投入,許漢珍也說即使現在已是「國寶」,但沒有證照的他仍無法參與政府所主持的古蹟修復工作。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副局長張仁吉說,文化資產保存真的很重要,文化資產保存與時間有競逐的關係,「文資保存是有急迫性的」。對於技藝傳承目前遇到的難題,他也表示這就是為何要提出文資法修訂的原因。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