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樂珊/水仙

2019/03/25 06:00

◎樂珊

水仙這清麗脫俗的小花引起我的好奇及遐想,是在高一那年暑假。我十六歲,參加了救國團舉辦的文藝營音樂組。有一位美術組來自澎湖的大男孩為我繪了一幅畫像。他畫得傳神極了。把我的神韻都浮現在紙上。畫上並題了一首小詩。內容現已模糊,只依稀記得是一首詠讚水仙的詩。最後一句他寫著:「妳的名字是寫在水裡的。」啊!我想起來了,他的名字也是寫在水裡的。

回家後吵著要父親帶我去買一盆水仙。我要瞻仰她的風采。但在溽暑的南台灣到哪兒去找一盆盛開的水仙呢?少女的情懷隨著成長的歲月消散。但對水仙的那一份嚮往及期盼,並沒有被忙碌的生活沖淡。

那年在異國飄雪的冬天。室友捧回一盆綴滿了白色小花的水仙,著實帶給我無限的歡欣及悸動。那青色纖細的花莖,墨綠修長的葉子,薄如蟬翼的白色花瓣散發出淡淡的幽香。啊!這就是我夢裡的小花。在孤寂的異國留學生涯裡,陪伴著我度過了第一個沒有親人的中國年。

真正擁有一盆屬於自己的水仙時,已是一對稚齡兒女的母親了。記得也正是春節的時候,朋友送了幾顆水仙花球。我欣喜若狂地與孩子們一同用潔白晶瑩的小鵝卵石,鋪在淺淺的黑色磁盤裡。把花球架在石頭上注滿了水。那時女兒才三歲。兒子六歲。兩個人天天跟著我靜靜地凝視著水仙的成長。看著根部的幼鬚從花球茁出伸張。莖葉發芽了。慢慢地花苞成形了。花開的那一天正好父母親來此度假。我們一家四口加上婆婆幾人圍著水仙花盆欣賞著。婆婆說:「這水仙比不上我們家鄉的水仙細緻,莖太長太高了,花也沒有那麼清香。」我想可能這是一棵洋水仙。父親說,「在中國過年時家裡的水仙盛開。我們用紅絨繩子綁住花莖以免散開。花朵密密地交纏在一起很好看。」女兒趕忙跑去抓來一根紅絲帶。我小心翼翼地用紅絲帶把花莖綁了一圈打了一個漂亮的小蝴蝶結。我看到女兒的眼睛亮了起來。「媽媽!媽媽!好美的花喲!」我在她的眼裡讀到了那首失落的小詩。

去年冬天有人從舊金山捎來四顆水仙花球。真不敢相信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對水仙仍持有那一份專情及愛戀。忙不迭地把晶瑩透剔的水晶花盆搬了出來。把去年在南京收集的雨花石鋪在盤底。琥珀般光潤的雨花石襯著白色玲瓏的花球。我幻想著水仙花盛開的情景,彷彿已嗅到了那清泌的花香。無奈新年假期出外度假回來,所託友人呵護不及,花已凋零。望著那一盆殘花,想起了遠離塵世的雙親及婆婆,離巢的兒女,長年在外的夫君,不禁感慨萬千悲從中來。淚珠滴落在那盆面目已非的殘花上。

前些日子在華人市場看到一顆顆狀如楔形球莖。店員告訴我這是真正的中國水仙,漳州來的。一顆球莖就可發出許多株水仙花叢。花莖短,花朵密,花期長,清香秀氣是過年的最佳盆景。我又心動了。想到幾十年來總算找到這屬於「中國」的水仙。買了幾顆帶回家,找出一個雕花的白瓷盆。盆底鋪了一層剛從夏威夷海灘拾回的白色珊瑚石。再把各地搜集的奇形怪石造成了一個如蘇州「虎丘」的景觀。一下子對水仙那股熱情又回來了。天天小心地侍候著。等待著花期到來。中國的水仙到底不一樣。楔形的球根發出的莖葉成球形向中心成長。碧綠的莖葉襯托出白色的花苞更嬌嫩純潔,更婀娜多姿。我好好地守著它呵護它。看著它盛開。嗅著它的芬芳。從此不再有花開花落的惆悵。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