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身口意三業〉花開花謝 聲聲入耳

2018/11/26 06:00

圖/陳佳蕙

文/呂政達

驚艷的台中花博,設了個大型機械花球,取名「聆聽花開的聲音」, 宣傳短片中,園丁充當樂隊指揮,只見指揮棒揮動,滿園的花開了。

你真的聽過花開的聲音嗎?如果不是在台中花博看到這句標語,你會以為,這是一則禪宗公案。

修行者隨禪修入定,照說已無身口意三業,但在某個階段,對外界的反應卻異常靈敏,如耳識捕捉細微變化,花開甚至花謝都聲聲入耳。

你的心識能辨別到多細微的聲音?在心理學的「基本心理歷程」有個信號發覺論,研究從無聲到覺察有聲,那最小的值,就是所謂的「閾值」,你的知覺閾越低,越快能掌握到某個聲音的出現,你的感官也越靈敏。

比如說,趙州禪師的公案,有一僧人問趙州禪師 「什麼是祖師西來意?」趙州答「庭前柏子樹。」我們就此打住,先不去管祖師西來意,想像當你也在那個庭園,你沒有注意那棵柏子樹,但是,能不能察覺柏子掉落的聲音?

如果你不在那裡,而柏子照常掉落,請問,會發出聲音嗎?

這個命題,是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家柏克萊提出來的,柏克萊當然是屬於基督教的大哲學家,他有一句名言說:「存在就是被感知。」柏克萊說,舉凡天上的星辰、地上的山川景物,宇宙中所包含的一切物體,在人心以外,都沒有獨立的存在,它們的存在就在於它們為人心所知覺、所認識。

所以,如果柏克萊所言為真,如果你不去看花博,那些花就不會存在嗎?

在《華嚴經》裡,有一段為人熟知的偈語:「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段偈子相當於唯識家說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柏克萊和佛法相通之處是,指出了心和感官外的虛妄。沒有感官和經驗的理解,物質的存在就不具意義。

所以,不妨當作話頭來參:「一朵花開,一棵樹倒了,如果沒有人在場,會發出聲音嗎?」

唐朝詩人王維的《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王維說的紫玉蘭花,在山中自開自敗,但是開也罷,落也罷,只是個自然的過程,花就開了,花就謝了,其實,就是這樣而已。

如果,生命就是一朵花,有沒有人聆聽,花就開了,花也就謝了,佛陀一再告訴我們的,生命是個自然的過程。

「如果你是一朵花,你希望花開被聆聽到嗎?」走進台中花博的現場,或者在平常的家居生活,練習傾聽那最微小的聲音,把音量轉小,試試看你能聽到多小的聲音?讓即使是最微小的變化也能夠瞭然於心,所謂佛法,也許就是這麼微小的事物。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