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詩是一種放棄的藝術 - 第十三屆林榮三文學獎.新詩獎決審會議紀錄 2之1

2017/11/05 06:00

圖◎阿力金吉兒

時間:2017年10月5日下午2時

新詩獎決審會議現場。

地點:《自由時報》一樓會議室

決審:陳義芝、焦桐、零雨、羅任玲、蘇紹連(依姓氏筆畫排列)

記錄◎孫梓評 攝影◎胡舜翔 圖◎阿力金吉兒

會議開始,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執行長蔡素芬報告收件情形:本屆共收五九一件來稿。由吳岱穎、凌性傑、張繼琳、曾琮琇、葉覓覓、隱匿等六位委員分三組進行初審,選出五十八篇進入複審。初審委員得以不限篇數,推薦心中值得進入決審的篇目,在複審時參與計票。再由複審委員唐捐、顏艾琳、鯨向海選出十六篇作品進入決審。決審委員公推陳義芝為主席,五位評審針對作品發表整體看法與評審重點。

蘇紹連:這次較不似過往看到「大題材」的參賽作品,也可能在初、複審已被淘汰。本屆作品主題以個人抒情居多,再和身體情欲或成長經驗結合。因為行數的五十行上限,有人試著以敘事呈現詩的架構,或使句式的結構重複。我挑選作品首先注重語言,希望不要太雜亂,缺乏層次感,也不要太生澀,最好帶有溫潤感。語言可以混雜文言或白話,但不宜太過。我喜歡選出題材和寫法都帶有新意的詩,最好能在詩裡使兩個議題並列,而不只書寫單一題意。若只能有一種題意,則觀察它是否曲折變化、具開放性與可讀性。若還能架構寬宏,就更好了。

焦桐:今年讀這一批作品時,腦中特別浮現「準確性」的要求,也就是能把最準確的字詞,放在最恰當的位置。這次有好幾篇,堆砌形容詞和副詞的狀況非常嚴重,有時候又喜歡花枝招展,或使用很炫的技巧,卻沒能往中心意象發展,那種修辭的手段是有問題的。詩要能兼顧意象、形式、布局、音樂性,才會有詩味――當然也有一些好作品,但整體來說,今年的作品是詩味較為欠缺的。

零雨:讀詩時,第一遍我會讀作者想表達什麼;第二遍,則讀文字、文句,甚至空行、邏輯、結構,看他語言的準備,是不是能回應他想要表達的東西。有人說「詩到語言為止」,亦即,詩的語言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第一流的詩的寫作是沒有技巧的,但文學獎不可能是第一流的寫作,因此我格外注重基本功夫,視其語言是否能準確地傳達出來,這次有多篇作品都無法做到這點,甚至還有錯字。最後我決定名次的排列時,取決於該詩的含金量。一如古人說「象外之象」,希望讀出其境界和價值。我所選擇的,會希望一首詩能有兩個焦點的表達,畢竟詩不是平鋪直敘把散文打散而已,如此,詩才會更有深度與厚度。

羅任玲:我感覺此次題材多元,有些詩寫出平凡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平易近人。我心中前三名的作品,也都是語言樸素但能蘊藏深意的。事實上,一首好詩並非等同修辭花枝招展,愈樸素簡潔的詩,愈能讀出作者內含的功力。此次許多詩,意象都過於蕪雜,其筆法的凌亂也絕不是所謂的創新;有想像空間不等於意義不明,有些詩甚至讀了好幾遍都還無法理解作者想要表達什麼。寫到三十五行或五十行的詩,無論感情、思維、意象,都應更注重節制感――長詩,尤其是一種放棄的藝術。不必因為是長詩,就得把所有意象都塞進來。長詩也必須有其內在秩序和邏輯。如果詩的段落,可以被讀者任意調換,那結構的意義在哪裡?有些詩似乎力求標新立異,但拆解之後卻內涵薄弱,這在現代詩寫作上,是由來已久的現象,不曉得是不是跟網路時代或社群媒體的發達有關?

陳義芝:在思維跟價值都多樣化的時代,我喜歡參與文學獎評審,因為可以看到跟自己思維相異的東西。這一次進入決審的作品雖然也有相對較弱的,但好的作品還是很優秀。所謂好作品,「感覺結構」都要非常統合與完整。一如我們看待一個人的美,不太單單因為五官的哪一處特出,就覺得美。一首詩也是整個美感的領受。語言、主題、意象等各個要素都得搭配起來。詩最突出的表現是語言,語言是為了塑造意象,意象是為了使情境鮮活,情境是為了表達意涵。的確,詩最基本的缺失可以從語言看出來,因為語言是先頭部隊。語言的蕪雜可能也是這個時代的特色吧,因為想要表達的東西很多。此外,也有少數作品是制式概念化的思想表達,那當然也不是詩所追求的境界。

經評審協商,決議首輪投票,不分名次,各圈選四篇,結果為:

四票作品

〈投手之丘〉(焦桐、零雨、羅任玲、蘇紹連)

三票作品

〈與蒂蒂復健一日〉(陳義芝、焦桐、蘇紹連)

二票作品

〈雨中走路〉(陳義芝、蘇紹連)

〈搬家工人〉(羅任玲、蘇紹連)

〈小蟻〉(陳義芝、焦桐)

〈當我們談及時間〉(焦桐、羅任玲)

一票作品

〈眾聲絮語〉(零雨)

〈早餐桌巾〉(零雨)

〈家〉(陳義芝)

〈語言〉(零雨)

〈百日〉(羅任玲)

○票作品

〈總和〉、〈關於對你的猜想〉、〈小徑〉、〈兩種以外〉、〈愛的屋簷下〉

未獲票作品不列入討論,評審針對獲得一票以上的作品進行討論。

一票作品

〈眾聲絮語〉

零雨:這一篇的敘述很完整,作者懂得分段,了解結構,比喻精準。每一段所用的編號都是模擬圖書館圖書編號。001從宇宙初啟寫起,把文字帶來文化、島嶼和大陸的關係、蟲蛻變為蝴蝶的過程結合。851.486用島來譬喻有些文字像島一樣存在,855則寫到大陸,857.7講的是次大陸,觸及跟大陸分離後的文化意義。到了999又跟最前面的001呼應,那就是他自身對文化跟閱讀的想像,最後三行則寫出文字做為他立身處世,安頓身心的總結。全詩寫及文字跟文化的關係,層次分明。我感覺,年輕一代非常缺乏像這樣思考綿密的詩的寫作者。

蘇紹連:全詩分成兩個層次在進行:一是蝶在吃食花草的聲音,一是文字紙張的聲音,兩者互相有比喻的關係。從蟲變為蝶的過程,寫文字發展的次序,001該段,有一些疊字用得太過了一點,雖然整首詩音樂感和節奏都具備,畫面也很繽紛。

羅任玲:此詩把圖書館跟大自然互喻,把讀者變成挑食的蝴蝶幼蟲,想像力是豐富的,氛圍是奇幻而迷人的,可惜結構上雖然有邏輯,但語言不夠好,流於囉唆,意象也過於蕪雜,部分句式稍嫌冗長。此外,五段之中,重複的部分很多,應該再經過刪節與整理。

陳義芝:此詩有一點小巧思。「中文圖書分類」分一百大類跟一千小類,作者的小標題使用了一千小類,依此暗示指引,從001跳到851.486,又從855跳到999,必定要能給出一個可依附的理解的面向。001是總類:古籍手稿,珍貴繕本。851.486是詩集,855是散文隨筆,857是長篇小說,999是民俗藝術、業餘遊玩,以此為前提來讀,確實也都可以有所照應,比如「各色美麗的修辭」暗喻詩集,「帶著哲學家的思索」代表散文,「在很久很久以前」表示小說,解讀通了之後,雖語言也有靈動處,但感動力不大。若「眾聲絮語」是連聲不斷地在那邊講話,作者到底要給讀者什麼啟示呢?卻無所得。

〈早餐桌巾〉

零雨:這一篇乍讀真是讀不懂。後來發現作者是向捷克攝影家Josef Koudelka(1938-)致敬。上網查過攝影家作品後,就能讀懂了,這有點像中國有些古詩必須先了解其典故。Josef Koudelka今年在柏林有一個名為「入侵/流亡者/牆」(Invasion/Exiles/Wall)的大展,此詩應是對應那個展覽的作品寫成。「早餐桌巾」的地點,即Josef拍下的法國賞櫻勝地Parc de Sceaux,由一張在公園野餐的桌巾開始聯想,當各種國際頭條新聞干擾早餐,透過「涼蓆」和「絲網」的意象步入攝影師的內心。第三節所寫的「旅人,你為何戴著手錶」即Josef曾拍下蘇聯入侵布拉格街頭時,一支手錶映襯街頭的名作,其後又接回Parc de Sceaux那隻雪地上的黑犬,與整首詩的重點:作者對攝影師的詮釋。末段「……我想我已經愛上你」是對攝影師的作品告白。文字雖然稍差一些,但結尾不錯,寫出了這位攝影師對作者帶來的影響。

羅任玲:我並不排斥這樣的寫作方法,但我最大的疑問是:如果把詩末所附那張拍攝於Parc de Sceaux的照片拿掉,這首詩還能成為一首詩嗎?此詩有些意象是不錯的,但語言有很大的問題,並且敘述過度跳躍、斷裂。一個負責的作者不該把很多典故放進詩裡,再要求讀者自行去理解,這樣會製造出太大的隔閡。

陳義芝:初讀此詩,想起陳雋弘的〈面對〉。原以為那些頭條新聞,來自野餐時鋪著的報紙,但再往下讀,就愈來愈失焦了。是不是一首詩需要如此大動干戈?我略有懷疑。

〈家〉

陳義芝:首句「我夢見了簇生的垂蔭」,是一個比較異常的景象,而「家」是庇蔭,因此得知作者的主題。「我看見許多的身軀掛懸其間」,因為當「現實裡的驟風」襲來,與命運搏鬥,人彷彿懸絲傀儡。而第二節用比較驚奇的感官意象帶出家的生氣,第三節講出垂蔭之家的根系,有所承接與發展,也因此明白,每一個生命都有「生養我的群樹」。詩後頭出現一張沒有臉譜的「惘惘不平」的臉,或是「未能順利開結的花與果」,彷彿在說人的遭遇都是命運的安排,在命運之中,人似風箏,有時緊張,有時放鬆。作者可說在本質面上呈現出人生。

零雨:這一篇的語言比較華麗,是其優點也是其缺點。但風格連貫,邏輯無誤,稍嫌四平八穩。

〈語言〉

零雨:此詩每一段都寫一種礦石,而每一種礦石都代表一種種族或語系,結束稍微快了一點,是其缺點。整體語言很乾淨,訴求也很簡單。

陳義芝:起筆構思還滿吸引人,從巴別塔墜落帶出人世間的狀況,而若要將高嶺石、白雲母、蒙脫石都攪拌一起,也唯有「戰爭的烤爐」。確實結尾快了一點,因而就顯得淺了一點,沒能帶出更深層更渾厚的東西。

焦桐:用四種礦物論述語言,但是邏輯滿牽強的,最後一節是蛇足。與其只提四種礦石,產生掛一漏萬的憂慮,倒不如從倒數第三節那邊再進行發展,效果會更好。

羅任玲:讀此詩時,查了很多地質學和語言學的資料,但真的把詩拆解了之後,卻沒有讀到特別新鮮的東西。

蘇紹連:作者把語言比喻成礦石,末段似乎暗示:如果語言融合了,愛就不需要翻譯,其實語言應該要維持本身的特色──融合或許是需要的,但保護母語也很重要。

〈百日〉

羅任玲:相較於其他意象蕪雜、布局凌亂的作品,此詩語法簡潔,意象精準,結構完整,沒有糾纏不清的詞藻,乾淨地呈現出微電影般的詩意空間。詩應該不只是給出靜態的畫面,最好還能有一種流動的狀態,讓讀者可以參與其中。作者把一個小房間變成一片海,床是唯一的島,其高明之處,是沒有使用太多背景知識,讓讀者可以透過單純的感受去跟詩融合。尤其最後三行是乾淨又深情的寫法。

焦桐:這是稍稍有點晦澀的詩,乍看像是悼亡詩,分明又在講生態環保。可惜作者沒能好好把兩者融合。

陳義芝:我也感覺讀到生態警訊,但沒有讀到詩的情境,亦即對詩中所寫的空間有點無法理解。倘若詩中的空間是在屋子裡,「信天翁在高空遊蕩」該如何解釋?如果全詩是對一個人走了百日之後的悼念,為什麼後頭又有很明顯的環境破壞的描寫?以及,「我」是何許人也?

蘇紹連:「我」是破壞環境、製造垃圾的人。倒數第二節似乎在暗示「我」會崩解,會跟著一起走,因此,是對被破壞的環境的悼念。

零雨:我喜歡整首詩最後面的深度,但通篇稍嫌扁平了一些。

(待續)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