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A工殤求償案》262人獲賠逾5億確定 246人發回更審
RCA工傷求償案上訴三審,最高法院今天宣判,其中262人獲判賠確定,另246人則是廢棄發回高院更審。圖為最高法院針對RCA工殤求償案開庭辯論,RCA受害員工在集結在最高法院前,要求法院儘速判決、自為判決。(資料照)
〔記者張文川/台北報導〕我國工殤史判賠人數與金額最高紀錄的RCA(美國無線電公司)求償案,歷經14年、5230天的纏訟,高院二審去年判RCA與其控股公司百慕達湯姆笙、法國Tehnicolor、奇異等4家公司,應連帶賠償486人共7.18億元;全案上訴三審,最高法院今天宣判,其中262人獲判賠5億餘元確定,另246人則是廢棄發回高院更審。
已死亡者的家屬(111人)和確定罹病的被害人(151人)共262人,上訴駁回而定讞,獲賠金額為5億餘元;而被廢棄發回更審的246人,則是尚未有明顯疾病的昔日員工。
RCA受害勞工在關廠後陸續集結抗爭,1998年組織自救會,2004年4月22日提起訴訟,5千多天迎來三審宣判,未在此次參與求償訴訟的1100位員工與已故員工的家屬,已另組「二軍」在台北法院另案提告求償。此案是台灣人數最多、擴散效應最大的的工傷案。
RCA從1970年起到桃園、新竹和宜蘭設廠,因違法傾倒、排放致癌物,導致上千名員工罹癌、逾200人死亡,1992年關廠、資遣員工並賣地,款項全匯出台灣,1994年污染案爆發後,員工驚覺同事紛紛罹病,疑與工作環境有關,成立自救會並聲請假扣押,RCA卻疑已脫產,2004年4月22日529名員工為此提告,求償27億元。
二審判賠金額7.18億,比一審多出1.5億餘元,主因是一審認定部份員工早就死亡,家屬超過10年才提告,已逾追訴時效;但二審認定家屬是因相關證據遭RCA掌控才難以舉證,因此予以採認,死亡獲賠人數從一審的61人增加到二審的109人,金額也從7017萬增加到1.6億元;罹癌未死亡者與其他疾病者的獲賠人數,雖比一審各減少4人、3人,但賠償金額比一審多出6000多萬元。
奇異公司在1988年將RCA轉售湯姆笙公司,同年5月減資,將1.5億美元(約台幣43.6億)匯出國外,桃園廠於1991年爆發汙染事件,RCA隔年3月以台幣19億餘元賣掉土地、建物,關廠並資遣員工;1998年員工自救會成立後,RCA在7個月內將逾一億美元匯至湯姆笙公司所在的法國銀行,二審認定是惡意脫產。
一審原本無法確定RCA與奇異公司是子、母公司關係,只判RCA等3公司應賠,奇異公司免賠;但二審查出奇異公司1986年併購RCA、1988年將桃園廠產權賣給湯姆笙,案發期間對RCA有實質控制關係,RCA傾倒有機溶劑致員工罹癌、死亡,確實未盡保護責任,改判奇異公司也應連帶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