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布馬陣傳承 用環保素材做道具

雲林縣溪義文教學會訓練學生,以環保素材做演出道具。(記者廖淑玲攝)

雲林縣溪義文教學會訓練學生,以環保素材做演出道具。(記者廖淑玲攝)

2014/07/24 14:53

〔記者廖淑玲/雲林報導〕布馬陣也能做環保,雲林縣溪義文教工作學會今天在虎尾安溪學堂,訓練學生以環保素材做道具,讓傳統的民俗別具意義,更吸引青少年樂於參與。

雲林縣西螺鎮安定里早年有「樂元堂」、「樂安堂」布馬陣,是台灣布馬陣表演的始祖,隨著老藝師凋零,年輕人不願學習,這項傳統技藝逐漸式微,為將此一傳統技藝重新發揚與傳承,一群熱心人士組成雲林縣溪義文教工作學會積極宣揚。

布馬陣教練楊惟智指出,布馬陣約在一百多年前(清光緒年間)由福建籍師傅傳入當地後開始盛行,由人居中作騎馬姿態,以手部代表人,腳部象徵獸演出。

主要角色有騎馬的狀元、撐涼傘的侍從、馬伕或船伕、丑婆等角色,配合布馬、涼傘、扇子、扁擔、船槳,又有鼓、鑼、鎖吶和大小鐃鈸等樂器助場,演員動作誇張逗趣,增加不少喜劇氣氛。

近年來學會改良布馬陣演出方式,更教學生以鍋蓋當鑼,喜幛改成狀元服,以回收桶、布做成娘傘等,甚至利用廟宇贈送帽、廣告回收看板當道具,為傳統注入新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社會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