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指「訂紅包公定價」 教授告媒體敗訴

政大法學院教授郭明政100年時邀請同事參加兒子的婚禮,遭指「訂紅包公定價」,郭認為自己只是要大家「分擔餐費」,回收宴客成本並避免紅包文化,事後郭向媒體求償被判決敗訴。(資料照,記者廖振輝攝)
〔記者金仁晧╱台北報導〕政大法學院教授郭明政100年時發送電子郵件,邀請同事參加兒子的婚禮,邀請函中提及「1人2000,2人同行打七折2800,三人以上還是2800。」「如果這樣能形成一個範例,不也很好嗎?」遭蘋果日報以「真稀奇政大院長娶媳規定包2千」為標題報導,中天新聞也跟進引用,事後郭明政對蘋果、中天各求償500萬元,並要求登報道歉,士林地院審理後,判郭明政敗訴。
郭明政認為,蘋果記者採訪後,明知他只是要大家「分擔餐費」,回收宴客成本並避免紅包文化,根本不會獲利,卻以不實報導指稱他「訂出紅包公定價」,造成他名譽損害,中天未查證跟進,更讓大家對他有「死愛錢」的印象。
法官認為,依照我國風俗,交付給婚宴主人的金錢,一般被理解為「紅包」,記者將郭明政所謂的「餐費」理解為「紅包」符合一般人的認知,且蘋果跟中天皆已平衡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