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兒稱短文非父所著 游梓翔:大部分文字來自劉墉

游梓翔在臉書上PO出書中內容,不過此段話出自書中其中一章節《忌不守法》,劉墉帶出「情是情,理是理」、「原則內沒有例外」等觀念。圖為《人生百忌》書中原文。(圖擷取自游梓翔臉書)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作家劉墉的兒子劉軒昨(1)晚發文澄清,最近在網路上流傳的文章:「今天有多少孩子,既要美國式的自由,又要中國式的寵愛......,沒有擔起你的責任,就不要伸手要自由」等,並非父親所寫。不過,前洪辦發言人、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專任教授游梓翔今(2)天下午在臉書發文反駁,表示這段話的出處,確實是從劉墉作品《人生百忌》中引用的,雖然網路版本有改動部分語句,很不可取,但大部份文字,的確來自劉墉。
劉墉在《人生百忌》書中的文章標題為「沒有特權,才有民主」,原文則是:「今天有多少孩子跟父母討價還價,既要美式的自由,又要中式的寵愛,卻沒有美國孩子的自動,又失去了中國傳統的孝道。然後,這批孩子進入社會,可能既要美式的公司福利,又要中式的鐵飯碗,卻沒有美國員工的自修和中國傳統的忠誠。由小討價還價的結果,造成他們長大了失去原則,甚至該講情的時候講理,該講理的時候講情。」
游梓翔表示,文章標題《沒有特權,才有民主》,對照最近的時事確實發人深省,並指出網路上瘋傳的版本改動了部分語句,並不可取,但其中大部分文字,的確來自劉墉。
經查《人生百忌》書中內容,此篇為其中一章節《忌不守法》,在文章中,劉墉以簽書會內容為引子,指出簽書會時就只簽名,不會再多寫「生日快樂」等其他文字,要對每一個人公平,否則大家都要寫的話,場面會很混亂,後劉墉更用與友人的談話內容,帶出「情是情,理是理」、「原則內沒有例外」等觀念。
但是在網路上流傳的版本,卻把前後文給刪除,只擷取此段落,並在原文後多加了一句:「這是我們現在許多家庭教育缺失理性成分的結果,沒有擔起你的責任,就不要伸手要自由。」但是這段話在書中原文內卻完全沒有,明顯是他人移花接木。

此圖為網路流傳版本,作者在文末多加了一句話:「這是我們現在許多家庭教育缺失理性成分的結果,沒有擔起你的責任,就不要伸手要自由。」(圖擷取自網路)

游梓翔表示,文章標題《沒有特權,才有民主》,對照最近的時事確實發人深省。(圖擷取自游梓翔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