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包種」茶的總統學

◎ 池宗憲

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宋楚瑜不約而同拿包種茶當禮品,送給重要貴賓,茶輕禮重,但又引進世俗化的制約,連結包種茶與「包中」的祝福,銜接了選舉的想望之外,也讓人重新見識包種茶曾創下的台灣之光。

 圖為採茶體驗農事。(資料照,記者劉濱銓攝)

面對台灣經濟下滑產業空洞化,台灣茶產業可再創百年風華?正是新政府值得探究的指標政策!

包種茶,指的是用卅八.五公分乘卅五.五公分的兩張方紙,內外相稱,放進四兩茶葉,並在外包裝紙上印上茶名或商號,如此簡約的包裝,包進台灣茶的清香雋永,也包進台灣包種茶曾經有的外銷榮景。

包種茶的原料供應地,曾經涵蓋了南港、新店、石碇、文山等地區,隨著歲月的過往,茶區的產製走進歷史,但留存的製茶勳章,佐證台灣茶葉的耀眼。

而包種茶的製法分成兩種:窨(因同薰)花,稱為「包種花茶」,意指將花與茶的香氣融合,本土的秀英、玉蘭、樹蘭、梔子…,使得北台灣一度成為香花種植基地,另一種為「包種清茶」,不另調以花香,保留原有製程產生的純味。

百年前包種茶曾稱霸東南亞與東北亞市場,其製法流傳至今,因市場口味調整變化,從醇厚走向清香,並與鐵觀音、東方美人、高山烏龍並列,成為日本人眼中的「台灣四大名茶」,其歷史厚度與文化高度,足以支撐打造國際性的文創園區,如今卻多見區域性的賣場導向,在營利的壓力下,多犧牲耗時費力的軟體(content)經營,有待相關主管單位重視。

送包種茶,果然「包中」?吉祥的諧音帶來好運,總統參選人若有機會品味包種茶時,應細嚼包種茶深藏的百年文化資本,打造台灣茶的美麗島。

(作者曾任《大成報》總編輯,現任茶人雅興電子報總編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