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崑濱伯說的沒錯自經區農業加值重傷農民

◎ 林偉志

上週媒體報導,台南老農民崑濱伯允諾擔任台聯反對自經區代言人,他說,政府開放中國農產品進來,卻沒有配套措施保護台灣農民,讓農民「目睭金金、人傷重」、「開放自經區、農民卡慘輸」。到底什麼樣的農業政策,讓八十五歲老農如此無助與憤慨?

以韓國、日本及中國上海為例,韓國二○○三年起以仁川、釜山-鎮海…等地推動「經濟自由區」,日本則自二○一一年推動以北海道、關西…等地實施「綜合特區制度」,而上海二○一三年成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上述地區除了「振興經濟」、「提升國家競爭力」願景外,共同特色為「保護國內核心農業」,未對全世界片面實施零關稅,更遑論全面開放國外農工原料進口。但,目前我國立法院審議中之「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即將全面開放二一○○多項國外及中國農工原料進口,對國內農民之衝擊,將數倍於二○○二年台灣加入WTO,開放國外農產品進口(當時中國八三○項農產品仍管制未開放進口)。

此次引發爭議,主要肇因於農委會所提自經區「農業加值政策」,其中擬大量開放國外及中國低廉農產原料進口,藉自經區「境內關外」、「廠店合一」或「前店後廠」方式深度加工,創造所謂農產品之附加價值,開拓國際市場,讓台灣變成食品加工王國。

農產食品加工業為食品產業的一環,農委會主管台灣農業,食品加工的業務,本應以推動台灣本土國產農漁畜產品之加工利用為主,令人不解的是,農委會竟然主張開放國外及中國農產原料及零關稅,而台灣本土農業與農民則須承擔大幅採用進口原料之衝擊及後續安全、品質把關問題,農民恐怕才是最大受害者!

日本、韓國因為保護國內農業,遲未和美國簽訂FTA或尚未加入TPP談判,農委會應做為借鏡!執意開放國外及中國農產品做為食品加工原料,卻無法保證不會回流到國內市場,衝擊國內農業。就像目前市面上農糧署只抽檢占三成之包裝米,另占七成多數之散裝米產地標示則從未抽驗,被輿論質疑,則發布新聞以各種理由推託,試問,農民及國人擔心的不就是此種心態嗎?

(作者為農糧產業研究人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