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台商回流談缺地

◎ 拱祥生

美國與中國關稅大戰再起,進一步吸引台商回台投資,以分散投資風險。投資最重要項目就是土地,但是目前台灣整體工業區土地有供需嚴重不均、與政經發展極度不協調及多項外部需求(台商回台、農地工廠)因素,讓台商回台土地成本大幅提高。為營造良性發展投資環境,政府應加速台灣工業區土地整體開發計畫,來維繫產業發展。

台商今年回台投資金額已突破二五○○億元目標,蔡政府重新設下五千億元新目標,經濟部統計,其中用於購地投資金額比例約六.四%,但北部工業區土地已有每坪超過八十萬高價出現,南部便宜工業區土地每坪也需要十萬元之譜,科技業甚至調侃,若土地一坪價格上看百萬,「做航太科技也賺不回來」。而全台已有都計工業區土地被變更為住商用地的現象。當工業區土地高到如同住、商區域的價格時,恐怕不是只有加工業跑去農地,連回台高科技業也跑去農地時,到時真是台灣產業發展夢魘。

台灣的工業區土地主要來源,包括科技部轄下科學園區、經濟部加工出口區及工業局產業園區等三類,其中以產業園區分布與面積最廣。惟近年來北、中部產業園區已高度飽和,造成價格不斷飆升,這些熱門區域新設產業園區數量顯然不夠。南部與東部工業區需求略低,還有不少工業區設在濱海區位,如彰濱工業區,氣候環境對於廠商機具有侵蝕威脅,廠商進駐意願相對偏低,這些都是台灣工業區供需差異極大的現象。

大部分業者多希望工業區能夠有群聚效應,讓上、中、下游產業供應鏈能夠在車程一小時以內,方便發揮產業運作效能。因此,一定規模工業區應是發展趨勢。但目前台灣部分地方政府主導產業區有零散化趨勢,與台灣整體產業發展互相扞格,應該由中央部會統整產業對於工業區需求,再融合各地方政府提出增設工業區計畫,整合出兼顧國家產業與地方經濟發展地圖,據以開闢新工業區。

當務之急,經濟部的上位產業發展與土地需求規劃應及早提出,包括台商回台轉移趨勢與需求,除了長期融入國土計畫的土地永續管理機制中,短期的迅行工業區增設計畫、多元土地使用方案及工業區土地價格透明化與管理,則是持續吸引台商回台的關鍵因素。

(作者為土木技師、大地技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