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禽流感危機初議

◎ 金傳春

貴報報導「禽流感再現」,指出兩隻待宰土雞到了北市家禽批發市場,才被屠檢獸醫師發現雞出血,並追蹤雞來源涵蓋雲林、臺中及台南三地,此顯示:(一)病雞送市場前未被發覺;(二)帶病毒的雞由南北運,途經多處,最後至市場待宰前才被發現其異狀病徵;(三)無法馬上確知雞隻來源,此與筆者多年建議禽隻上車前必電腦登錄來源,供儘速防疫而至今仍有落差!

近期再傳出疑似禽流感,北市家禽批發市場發現疑似禽流感雞隻。圖非本次事件。(資料照,記者陳燦坤攝)

為何至六月天熱卻仍有禽流感H5流行呢?自2014年元月16日韓國發現野鳥與家鴨發生屬於H5病毒2.3.4.4演化分支系列的新型H5N8病毒流行後,此高致病性病毒不僅在陸禽,也對鴨、鵝水禽致禍,尤其夏季流行未斷,至冬季波及多國,臺灣鵝農損失慘重,近百分之九十鵝死,美國中部不少州,連早餐雞蛋與三明治土雞來源均受創。我國研究發現2015年元月流行的雞、鴨、鵝H5N8、H5N2與H5N3三亞型病毒也均是高致病性,且較近韓、日的H5病毒演化分支2.3.4.4系列,卻與臺灣自2003年底在雞群流行的似1994年墨西哥H5N2病毒不同,也與臺灣早年近似野鳥基因池(gene pool)的鴨H5病毒迥異。換言之,此次H5病毒已入臺灣陸禽,而陸禽可經由呼吸道傳播,所以必須了解此病毒的八段基因來源為何?是較近似2015年致鵝死的H5演化分支2.3.4.4病毒?還是早年臺灣雞呈地方流行的似1994年墨西哥H5N2病毒?尤其追蹤禽場時,需了解該場附近是否有其他禽種,尤其是鴨,因鴨感染禽流感病毒病不發病,是帶毒的隱形炸彈。

面對今暑仍冒出禽流感疫情,需思考的是否在臺灣某地水禽仍帶毒而未發病,卻造成其感染他禽類的禍源,若真如此,病毒偵測整合血清偵測要比臨床偵測更能確知病毒的隱藏處為何?重要的是不能讓H5病毒久留生根,極易與臺灣原常見的H6亞型等病毒發生基因重組而致生新病毒,如此後續防疫會更加困難。更重要的是所有相關禽場與市場人員需進行血清檢測,確保是否感染人或附近的豬等哺乳類,降低跨越宿主傳播的風險。

最後誠摯建議,凡同農場出現不同亞型的禽流感病毒,須深入明瞭其基因重組的科學規律,如香港市場發現鵪鶉的基因重組後,禁止鵪鶉入活禽市場;又未來宜盡量在地屠宰,降低風險或運送前後全面徹底資訊管理。

總之,科學防疫比瞎子摸象更能提升防疫實效。

(作者為台灣大學流行病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