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前水利署副署長吳憲雄:花大錢挖砂 不符合效益

    2015/07/03 08:00

    〔記者蕭婷方/台北報導〕針對北市為發展藍色公路,特別花大錢深挖淡水河和基隆河,解決水深不足的問題,前水利署副署長吳憲雄直言,花兩億五千多萬元針對不需疏浚河道挖砂,加上淡水河與基隆河下游為「感潮」地帶,不僅防洪效果不大,站在水利、防洪的角度來看,皆不符合經濟效益。

    依經濟部水利署與水利處河道監測結果,淡水河與基隆河根本不需急著辦理疏浚,但為保持藍色公路航道通暢,基隆河清疏規格還要向下多深挖一公尺,大稻埕碼頭附近甚至要多挖兩公尺,近十年已撥兩億五千萬元清淤經費。

    吳憲雄指出,整段淡水河與大部分的基隆河都屬感潮地帶,為海水漲退潮與淡水交界處,水利工程向下浚挖航道,多出來的空間都是容納較重的海水,無法增加容納上游沖刷下來的淡水,對疏浚並無實際幫助。

    此外,台北市並無地點可堆置疏浚後的淤土,相關單位多把淤土置於河岸兩側,只要漲潮或淹水,土方就會回填,「愚公移山至少會把土移走」,因此在水利工程通常不會於感潮地段疏浚。

    台大學者:基隆河、淡水河根本無疏浚必要

    而台大土木工程學系副教授李天浩也說,基隆河與淡水河通洪量仍能抵兩百年最高洪水高度,且河床高度也比過去規劃時期低,防洪綽綽有餘,根本沒有疏浚的必要。

    此外,為發展河岸觀光遊憩,政府開發周邊高灘地做為河濱公園、自行車道,但高灘地也為河道一部分,平均每兩年就會有一次洪水,相關建設又要花經費整建維護。

    李天浩也提醒,挖土防洪已無技術問題,重點是讓河川更漂亮、水質能進一步改善;至於要不要續編經費挖淤土經營藍色公路?「就看市府覺得值不值得。」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相關新聞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