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台灣》義美總經理高志明︰馬解決食安法門是錯誤作法
高志明說教育、輔導、協助,才是政府解決問題的真正方法。( 記者叢昌瑾攝)
前言
台灣,似乎正進入一個烽火年代,人民自主意識抬頭,道德、正義、權力面臨崩解,面對「崩世代」的來臨,面對年底七合一選舉,面對社會、城市、國家的改變,我們需要不一樣的思維,對這個國家,做更多的想像。《想像台灣》系列將邀請各領域人才,從一個國家到城市治理的非典型觀點,說出自己對這個國家與政府領導人的想像。
記者陳曉宜/專訪 記者叢昌瑾/攝影
教育、輔導、協助微型攤商
「馬英九總統說『管得住、抓得到、罰得重』是解決食安問題的不二法門。這是治標不治本的錯誤作法,台灣這些微型攤商、餐廳真的很無奈,他們不知道廢油如何處理,不知如何判斷油品優劣,連GMP都不能用了,他們真的很可憐,所以政府解決問題的真正方法,我提六個字回應─『教育、輔導、協助』。」躲過三聚氰胺、塑化劑、瘦肉精、毒澱粉、銅葉綠素混油、餿水豬油等食安風暴,義美總經理高志明站上火線,直指馬政府在歷次食安風暴中未徹底解決問題的核心關鍵。
高志明說,塑化劑、毒澱粉、混油問題,政府高分貝罰一罰、抓一抓後,問題解決了嗎?沒有解決啊!問題都還在啊!上次發生低價油混充高價橄欖油,這次是從各攤販、餐廳收集來的各種餿水油,經過精煉脫酸、脫臭、脫色後,又回到攤販、餐廳使用,還是混油。「這個問題的根本,不是政府沒管、沒抓,而是政府根本沒告訴我們廢油要如何處理,當『生質柴油計畫』喊卡,市場上又不需要這麼多廢油回收做肥皂時,你有沒有想過,台灣六、七萬噸不知去向的廢油都倒去哪裡?還不就是回收再精製後,酸價回復到法令標準、味道沒了、顏色淡了,繼續回到夜市小吃、小型餐廳等市場去,這也是為什麼這次出事的油品『合格但不合法』。所以政府要做的是,教育攤商如何辨識劣質低價油、輔導如何處理廢油、協助選用油品,重罰重抓只能治標不能治本。以這次豬油為例,你去市場上買豬板油或豬中油,一公斤至少要一百元,再經加工製作應該在一百五十到二百元,但強冠怎麼可能只賣五十幾元呢?這就有問題嘛!廢油要去哪、該如何處理?政府要想辦法告訴人民,否則廢油問題會永遠存在。政府不去教育、輔導、協助微型攤商、餐廳處理,就要重抓、重罰,受害的是小老百姓。」
粗油散裝同船進口逃漏稅
對於大企業進口油品問題,高志明直言:「這是歷史共業!不是那個時期的執政者要負全責,但老百姓企盼的是,現在的執政者有魄力解決這個問題。」他說,「台灣市場規模不夠大,長久以來,小麥、玉米、黃豆、油脂等進口,都是各家廠商散裝購買後,裝載在同一艘大船一起運進來,所以飼料用油和食用油就都混在一條船上散裝運進來,根本無法分辨。更重要的是,業者為何要把飼料用油和食用油混在一起運進來,關鍵在逃漏稅,因為食用油進口要課稅二十%,飼料用油卻是零關稅。而這些大廠所持有的執照都同時可做食用油脂製造業和飼料油製造業,因此進口的散裝粗油進入工廠後,你根本查不出食用油和飼料用油到底用到了哪裡去,政府根本無從查核。」
以這次出包的這一船為例,頂新雖在去年的混油事件後,改以食用油的高關稅進口,但其他在同一條船上的六家業者,卻是以飼料用油進口,所以食用油和飼料用油還是混在一條船上,進口送進各工廠過程中,很難知道飼料油是否真的用於飼料製造。
分廠分照查核企業大廠
高志明強調,除了皮革廠產生的油脂外,其他粗油在進口時,是沒有分動物用和人類用的,是經過精煉後才有所區分,所以管制廠區才是關鍵,這次中標的大廠多是自己有油品精煉廠,才會出現問題,義美之所以無此問題,是因義美進口的大部分油品都是在國外精煉完成的食用油品,以桶裝形式進口,所以不會有混用飼料油的問題出現。因此根本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規定飼料廠和食品廠的執照要分開,一定要「分廠、分照」,不能像頂新、正義一樣在同一張執照,製作食用油工廠和製作飼料油工廠,一定要分開,從關稅和分廠一起改革,政府才有能力查核,如此才能根本解決問題,還可大幅增加政府稅收。
高志明坦言,政府只要檢驗脂肪酸的組成和比例就知有無混油,但衛福部現在仍沒做這項檢驗,還是以酸價的檢驗為主,因為一旦檢驗脂肪酸,恐怕會把全台幾乎都是混油的問題一次掀開。
【高志明小檔案】
出生:一九四九年八月一日生於台北市大稻埕
現職:義美食品總經理、義美環境保護基金會執行、台灣公益廣告協會理事長、台灣生態旅遊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