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設限+同理 小暴龍變兔子

2015/07/14 06:00

文/黃欣妏

媽媽帶著4歲的玲玲(化名)來工作室,並指出,玲玲只要生氣、或不順她的意,她就會故意尖叫、咬人、抓人及捏人。

前幾天,媽媽下班回家就發現,玲玲叫爸爸陪她去公園玩。爸爸告訴她,等吃完飯再去。玲玲就開始生氣,鬼吼鬼叫地丟玩具。全家都是受害者,媽媽指出腰上、手臂上及腿上的咬痕、瘀青給我看。

我詢問媽媽,當玲玲做出這樣不對的行為時,她都怎麼處理?媽媽說:「我就好好跟她說,叫她不能做這些事,可是她都不聽,我就跟她說,你再這樣做,我叫大家(爸爸、奶奶及姊姊)都不要理你了!」玲玲反而更生氣,就走過來捏她,讓媽媽直搖頭說:「我真的沒辦法了!我很怕她去幼稚園也會這樣打人!」

我了解媽媽的無助及挫敗感後,請媽媽至單面鏡後面,學習如何做同理與設限。

我帶玲玲進入治療室,玲玲在玩的過程中,的確常會故意用小積木與球丟我、拿彩色筆畫地板等。我用低沉且堅定的語氣跟玲玲說:「當我不要你做這些事情時,你很生氣,你不喜歡被別人規範,你想要用這樣的方式告訴我,你在生氣。」我藉此表達對玲玲的同理心(了解她的想法)。

不過,我接下來告訴她:「小積木與球不是拿來丟人的,是拿來玩的,如果你想丟,可以丟向不倒翁;彩色筆不是拿來畫在地板上,你可以畫在圖畫紙上。」這是我告訴她的設限與選擇。

同時我告訴她:「如果你再拿這些東西丟人,或將彩色筆畫在地板上,我會讓你站在角落10分鐘。」我告知她行為後果。

治療結束後,我向媽媽解釋:「過去你不適當的方法,例如:用關係威脅(邀請全家人不理她),會讓玲玲感到害怕被拋棄,反而更生氣。」

因此我請媽媽將剛才觀察到的「設限」及「同理」的方式,回家練習這樣做。

往後幾個月的治療過程中,玲玲用尖叫與丟東西來表達生氣的頻率越來越少。幾個月後,媽媽說:「她現在不會再亂發脾氣,也學會等待與行為控制。」

媽媽還開玩笑地說:「我們家的人終於不再被『家暴』了,『小暴龍』終於消失了。」

(作者為心理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