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車App搶生意 計程車公會怒控非法

表
Uber屬於租賃業 交部︰還不算觸法
〔記者甘芝萁、林嘉琪/台北報導〕先後在歐美大城市引發計程車業者騷動的手機叫車服務Uber,去年進軍台灣,吸引不少人嘗鮮;但遭台北市計程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檢舉,認為Uber未取得計程車經營執照。不過,交通部認為,Uber目前屬於租賃業,還不算觸法。
異業結合行銷 吸引不少民眾體驗
Uber發源於美國,使用者以手機下載App、並綁定信用卡,就可透過App預訂車輛搭乘;車子五到十分鐘內抵達,叫車、付費,一機搞定。Uber台灣區總經理顧立楷強調,Uber是一個提升生活品質的App,司機會協助開門,並提供免費瓶裝水及手機充電等服務。去年主打「高檔叫車服務」,提供雙B轎車接送;收費方式較傳統小黃計程車高,但透過異業結合的行銷方式,仍吸引不少民眾體驗。
Uber今年五月推出平價車款方案,基本車資五十元起跳,最低消費七十元,每公里以十四.五元計價,比現行計程車收費低廉,讓小黃司機大為緊張。
繼倫敦、巴黎、米蘭等歐洲城市的計程車業者串聯抗議之後,北市計程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王明雄昨天說,Uber形同以白牌車(自用車)執行計程車業務,違反租賃業營業規定。Uber還自訂價格,未經費率制定委員會核定,收費方式有爭議;司機只要取得營業小客車、並提供車輛與租賃公司合作就可營業,不需考取執業登記證,乘客安全有疑慮。
交通部路政司科長胡迪琦表示,只要Uber不像客運有定時定線載客行為,或是用白牌車載客,只能說是走在法律邊緣,不算觸法。交通部會先納管Uber「高檔叫車服務」App,並規範為計程車業,要求公開揭露費用等資訊。公路總局也已進行查核,並未發現有使用白牌車載客的行為。
不需考照如何管理 仍有安全疑慮
消基會秘書長雷立芬指出,市場是自由競爭,若新型態的App叫車方式可提供更好的服務內容,對消費者來說是好事;政府應思考適度開放與規範,不能僅一味地保障原有業者。但現行法規僅規範傳統計程車業者,民眾搭乘Uber若出了問題,恐會面臨投訴無門的情形,民眾應要知悉。
消費者賴小姐說,Uber的便利性比傳統小黃高,但她對於手機刷卡仍有安全疑慮,暫時不考慮搭乘。
Uber 小檔案
2010年於美國舊金山成立;2013年7月進入台灣市場,提供高檔雙B叫車服務;2014年5月推出平價車款服務。
Uber客群分為兩大類,一為年輕、對科技產品使用較熟悉者,以及年齡層較高,有雙B車接送需求者。
目前服務區域以台北市、新北市的三重、蘆洲、新店,和機場接送為主;今年底前預計拓展到台中與高雄。
(記者甘芝萁)

Uber提供頂級車款的載客服務。(記者甘芝萁攝)

消費者談U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