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醫病》十二指腸長瘜肉 竟是神經內分泌癌

2019/03/29 13:33

馮啟彥表示,神經內分泌癌可能發生在不同器官,尤以腸胃道最常見,因此定期做大腸篩檢才能及早發現及治療。(圖由大千綜合醫院提供)

〔記者彭健禮/苗栗報導〕苗栗縣61歲李姓婦人,1個月來一直解黑便,到大千綜合醫院腸胃科就醫,發現十二指腸有一個約0.3公分的瘜肉,經病理化驗竟為神經內分泌癌;醫師評估確認沒有其他部位轉移,進行腹腔鏡微創十二指腸腫瘤切除,當天李婦即可下床活動。

從胃鏡檢查中,發現李姓婦人的十二指腸有0.3公分的瘜肉(紅圈處),且有出血的情形。(圖由大千綜合醫院提供)

大千外科主任醫師馮啟彥說,神經內分泌瘤好發於腸胃道,建議民眾定期做大腸篩檢,如果有腸胃不適的情形,也要盡早就醫,以利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李姓婦人透過腹腔鏡微創手術,手術傷口小,只需打三個小洞(紅圈處),手術後當天即可下床活動。(圖由大千綜合醫院提供)

馮啟彥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會透過神經內分泌細胞遍布身體內的每個器官,最常發生在腸胃道,尤其是直腸,其次為小腸及胰臟。也因為發生的部位不同,病人會產生不同的症狀,包括:咳嗽、氣喘、腹瀉、盜汗、低血糖、腹痛及臉紅等,因此容易被誤認為是其他疾病,例如:長期腹瀉被誤為大腸急躁症。

馮啟彥說,目前神經內分泌瘤的治療方式以手術為主,若手術無法切除或已轉移,才會以藥物治療。

另,馮啟彥強調,神經內分泌瘤雖好發於腸胃道,但其他器官如肺臟,也會生長,由於現在仍不清楚神經內分泌瘤發生的原因,建議民眾定期做大腸篩檢,如果有腸胃不適的情形,也要盡早就醫,以利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