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出生10天女嬰罹腸病毒71型 竟是阿姨傳染的

2019/03/26 20:30

醫師顧明修指出新生兒感染腸病毒,較少出現手足口症,口腔不太會長水泡潰瘍。(圖中嬰兒與本文無關,情境照,記者蔡淑媛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台中一名出生僅10天的女嬰發燒38度、喝奶量變少、活力也變差,媽媽警覺當天就送醫,一問接觸史在出生不久有被在幼兒園工作的阿姨抱過,而幼兒園剛好有腸病毒病童,女嬰快篩後竟感染腸病毒71型,立刻收治住院。

醫師顧明修指男嬰強強因為吸奶嘴太用力,可能奶嘴頭頂到軟顎,造成破洞潰瘍,媽媽擔心認認是感染腸病毒。(記者蔡淑媛攝)

幸好女嬰無重症也痊癒了,醫師提醒,兒童感染腸病毒,年紀愈小愈容易重症,死亡率也較高,提醒小嬰兒除了主要照顧者,應減少與外人接觸。

腸病毒典型症狀手足口症,會在手掌腳長水泡。(記者蔡淑媛翻攝)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興院區兒科主任顧明修指出,新生兒不同於幼兒腸病毒,比較不會出現口腔水泡潰瘍及手掌、腳掌水泡,這類典型的手足口症的腸病毒症狀,而是出現「發燒」、「吃不下」及「活力下降」,家長應該多留意。

一個月內的新生兒會罹患腸病毒,都是產前或生產過程中被腸病毒感染的媽媽所傳染,或產後接觸到腸病毒患者,顧明修強調,大人罹患腸病毒,不一定會發病,但小嬰兒感染併發重症機率高,導致敗血症、腦炎、腦膜炎、心肌炎、肝炎等。

顧明修也提醒,由於一般人認為腸病毒會出現手足口症,近來也常有媽媽發現小嬰兒口腔有破洞潰瘍,就以為是感染腸病毒,其實是小嬰兒吸奶嘴太大力,或是奶嘴頭太大、太硬、太長,頂到咽喉,造成口腔破皮受傷,門診中1、2個月就有1例。

這個月就有一名出生僅5天的男嬰,媽媽發現他口腔裡的軟顎有個0.5公分的潰瘍,懷疑感染腸病毒立刻送醫,顧明修檢查沒發燒,活力和喝奶都正常,也無接觸史,爸媽也健康,看男嬰吸奶嘴很用力,認為可能吸奶嘴太用力,或頂到口腔,造成潰瘍,停止吸奶嘴後3天回診,潰瘍改善,之後也痊癒了。

顧明修也說,嬰兒口腔破皮潰瘍,也有可能鵝口瘡或病毒感染,必須注意,也提醒奶嘴要根據月齡選擇、柔軟耐咬和透氣,如果是吸奶嘴造成口腔破皮、潰瘍,可停止吸奶嘴或是換質地被軟的做觀察。

顧明修提醒,新生兒免疫力差,一旦感染腸病毒重症機率高,,因此除了主要照顧者,應減少與外人接觸,就算要探望,也要洗手、戴口罩,而且不要碰觸,尤其4月春秋腸病毒流行季,更要小心。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