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第十八處歷史名人故居 李連春故居掛牌

前台灣省糧食局長李連春位於後壁的故居今日掛牌歷史名人故居,為南市第18處。(記者王涵平攝)
[記者王涵平/台南報導]前台灣省糧食局長李連春位於後壁的故居今日掛牌歷史名人故居,為南市第18處,家屬表示願提供相關文史資料,開放民眾參觀故居。
南市文化局表示,政治類歷史名人李連春曾任臺灣省糧食局局長,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時,人口大量移入,為確保糧食供應無缺,李連春著手制訂糧食增產計畫,進而糧食大量增產,1950年即達到糙米生產量140餘萬公噸目標,超越日治時期最高產量,台灣開始有餘糧外銷。歷經8位省主席倚重,1952年兼任臺灣省合作金庫理事長,1970年獲聘行政院政務委員,長期獲聘國策顧問。
李連春主持台灣糧政長達24年,是台灣早期糧政的重要奠基者。1966年獲前總統蔣中正頒「功在民生」匾額,現仍保存於故居大廳。
位於後壁區墨林里的李連春故居今日舉行歷史名人掛牌,代理市長李孟諺、國策顧問崑濱伯等各界人士出席。李孟諺表示,後壁區地靈人傑,國策顧問就有三位,包括黃崑虎、崑濱伯及李連春。外國歷史名人故居通常都會變成觀光景點,將來到訪民眾可以藉此了解李連春先生對台灣糧食及台南的貢獻。

前台灣省糧食局長李連春位於後壁的故居今日掛牌歷史名人故居,為南市第18處。(記者王涵平攝)

前台灣省糧食局長李連春位於後壁的故居今日掛牌歷史名人故居,為南市第18處。(記者王涵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