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線電視系統紛爭多 媒改學者:全台一家就夠了

媒體改造學社理事長馮建三認為,全台僅需要一家有線電視就夠了。(記者譚偉晟攝)
〔記者譚偉晟/台北報導〕為了讓「媒體壟斷防治與多元維護法」的草案盡速通過,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賴鼎銘邀請各方學者專家,針對目前台灣的媒體經營狀況提出分析與建議。其中媒體改造學社理事長馮建三指出,以目前有線電視業者分頭寡占、政府又不願意有效管理的情況下,民眾對於業者相互攻訏的惡果只能概括承受,這種情況下台灣根本只需要一家有線電視就夠了。
馮建三指出,有線電視的經濟性質,與全台一家的高鐵、台鐵、台電、台水等完全相同,都是必須有高度管制的公共基礎設置。但觀察從1993年有線電視法通過後,全台有線電視業者目前處於分頭寡占的狀況,更時常上演斷訊、頻道上架紛爭,而這些行為導致的惡果只能有消費者概括承受。
而分頭寡占的結果,讓台灣民眾在所在區域,其實也只有一家有線電視系統可以選擇,實質上已經是「全台一家有線電視」的概念,因為各家有線電視內的頻道差異其實極小,消費者根本感覺不出差異。
除此之外,隨著網路影音的興起,對有線電視的衝擊已經顯現。馮建三認為此時正是政府整頓有線電視的時機,藉由如同中華電信MOD的模式,各頻道可以有公平的上架條件,並且各自討論適合的頻道組合,讓民眾可以自己選擇想要的頻道內容。若是能夠成功推動全台一家有線電視的目標,馮建三認為政府便能將重心放在節目上,針對目前經費有限的台灣節目團隊,給予更多的資源幫助。
為了避免新聞節目的言論自由受到影響,媒觀辦公室主任李子瑋表示「媒金分離」可說是該草案中相當重要的部分,藉此確保金融相關產業不能直接經營媒體,藉此避免擁有食品、醫療等多領域轉投資的金融產業,透過新聞台進行自我言論審查,影響消費者獲知真相的權利。
優質新聞發展協會理事長胡元輝指出,儘管不少人認為網路的發展讓資訊的流通更自由,但其實多數民眾都是社群網路和電視新聞同時使用,以美國為例有2/3的民眾,會同時收看電視新聞和透過App查看新聞,完全透過社群媒體獲取新聞者僅有2%,顯示電視新聞仍有相當大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