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醫病》別小看兒童疾病症狀 醫生鷹眼窺家暴端倪

2017/04/01 14:58

醫師看診時不僅要檢傷,還要留「心」,從病況追蹤背後隱藏的問題。(醫院提供)

〔記者王駿杰/新竹報導〕台灣去年平均10分鐘就至少有1位兒童或青少年被通報受虐;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兒少保護小組召集人暨小兒部主治醫師陳文發表示,不少家暴或校園霸凌案,是到院就診才浮上檯面,醫師看診時不僅要檢傷,還要留「心」,從病況追蹤背後隱藏的問題。

陳文發說,以兒童肚子痛為例,雖然大部分可能是急性腸胃炎、便秘、消化性潰瘍所引起,但用心細問病史,會發現孩子可能因考試心理壓力過大或是裝病。

追蹤原因,這些孩子可能是期盼受到大人關注,或在學校受到霸凌,及父母在家中過度管教造成的轉化症(Conversion disorder)所致,陳文發無奈說,「門診中遇過腹痛病情最嚴重的,竟是遭父母施暴。」

陳文發指出,兒科醫師的使命就是保護兒少健康,廣義定義指身體(生理)、精神(心理)及社會(社交)都處於一種完全安寧的狀態,而不僅僅只是沒有疾病而已。換言之,生病除代表生理狀況亮紅燈,背後的家庭、學校、經濟甚至是社會,也可能都出了問題。

他認為,門、急診時間有限,兒科醫師常要保持高度敏感,除病史詢問及身體檢查,還要初步臆測病童可能受虐或疏忽,甚至判斷病童是否處在高風險家庭,才能進行跨團隊合作照顧,如護理師的情緒安撫、社工師的介入幫忙,包括通報及尋找社政資源,以更全面、長遠地照顧、追蹤病童。

陳文發呼籲,任何人只要高度懷疑或證實兒虐,都應該主動通報,可撥打113保護專線或「關懷e起來" target="_blank">https://ecare.mohw.gov.tw」網路通報。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