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南新村只留8棟 居民砲轟政大新法學院興建案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政大教師宿舍「化南新村」擁有50年以上歷史,曾為熊公哲、苑覺非、徐佳士等著名文人住所,但政大因法學院空間不足,欲拆化南新村興建新法學院。最新興建計畫近日出爐,30棟宿舍僅留8棟,讓化南新村周邊居民、政大教師及校友群起反對;居民已向文化局提報文資,文化局表示,不可能接受以校舍規劃為由僅留8棟,要求政大說明歷史脈絡。
政大隨國府遷台灣後,校方60年代以興建法學院為由徵收周邊農地,但後來考量木柵交通不便,為了讓教授就近住宿而興建「化南新村」,全區約有30棟、60戶宿舍,面積約0.66公頃,建築採紅磚現代主義風格,也加入迎合當年環境,設計出防溪水氾濫的樓層墊高及Z字型圍牆。
然而,政大以興建新法學院為由,欲將化南新村全數拆除,居民2015年11月向北市文化局提報文資價值,經現勘後列冊追蹤,拆除計畫也停擺2年。政大日前公布興建計畫,將興建2棟法學院建築、一棟教學研究空間,30棟宿舍僅保留8棟。
文化局副局長田瑋受訪表示,校方保留8棟建築物,卻未說明留設歷史脈絡是甚麼,如保留宿舍是否住過最有名學者、建築特色最特色等,強調文化局不可能接受是因校舍規劃完剩餘才作保留。
政大21日晚間舉辦公聽會,百名居民、校友及師生到場。萬興里長詹晉鑒表示,過去校方都認為化南新村是校地,無須取得居民同意就能發展,雖然近期政大已有誠意溝通,但他們仍不希望法學院進到化南新村,不認同政大計畫。
居民發言時表示,政大未申請都市計畫變更、都市設計審議及環境評估就拍板這麼多量體,極度不尊重民眾。居民也直說法學院進入住宅區所帶來的學生、機車都會破壞居民安寧,舉例當年興建國際學生宿舍I-house也說不會打擾,卻時不時有外國學生喝酒吵鬧。
政大副總務長顏玉明說,政大拆化南是為了教學,不是要蓋豪宅,也回應政大後山土地都因坡度太陡不能利用,也說化南新村當年徵收目的就是蓋法學院,「這是我們欠他們(地主)的。」法學院長林國全也述說法學院難處,學院有1500位學生卻只有3層樓空間,「我們也不想要離開校園,但現在校園沒辦法容納我們!」
居民不能認同校方的發言開始鼓譟,林國全直接說「如果各位這樣子的態度,我們該怎麼進行下去?是不是等一下就不要回答?那就大家講完,那我們還能怎麼樣呢?」
然而,近百歲的政大退休教師跳出來說,政大後山仍有閒置地可以規劃;學生也質疑,校方已取得指南山莊,預計將蓋新傳播學院及圖書館,拆除建築後就可再利用。
議員李慶元也打臉校方,當年目的雖然是蓋法學院、仍蓋了化南新村,而1993年還拆掉部分宿舍,蓋「化南新廈」賣給教職員遭監察院糾正,「怎麼過去不主張,直到今天才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