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和平」 淡水和平公園公共藝術亮相

淡水區和平公園內公共藝術銅雕創作「愛‧和平」由雕塑藝術家王秀杞設計,作品中懷抱嬰兒的母親雕像,傳達出「包容」、「愛」、「和平」的意涵。(記者李雅雯攝)
〔記者李雅雯/新北報導〕淡水區和平公園公共藝術作品-「愛‧和平」正式揭幕亮相,銅雕創作坐落在茵茵綠草間,用沉穩的姿態向路過的人們低語呢喃著「和平」、「包容」和「愛」。
淡水區公所集結8件地方新建工程的公共藝術經費籌備和平公園的公共藝術創作,從公開徵件比稿到作品落成,前後歷時2年。「愛‧和平」為銅雕創作,高4公尺,由雕塑藝術家王秀杞設計;作品圓框代表宇宙,呼應淡水對於歷史多元文化、新舊事物並陳的包容;曲折的線條闡述淡水河的河水流動和岸際線的蜿蜒;「懷抱嬰兒的母親」說的是母愛的偉大和珍貴,也是「愛‧和平」的直接對應。
銅雕作品適合放在戶外空間,作品色彩將隨著時間洗鍊而有改變,留下空間、作品和人們走過的紀錄。淡水區公所區長巫宗仁說,和平公園以及不遠處的滬尾砲台公園都充斥著清法戰爭滬尾戰役歷史故事,公共藝術「愛‧和平」坐落在和平公園,持續地傳遞和平、寧靜的意涵;現場另還有街道家具「龍椅」、「虎椅」和周邊的羊群,畫面呈現呼應戰事後所擁有的愛與和平。

淡水區和平公園內公共藝術銅雕作品「愛‧和平」。(記者李雅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