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母乳性黃疸 男嬰黃得像南瓜罹膽紅素腦病變

醫師林鴻志指出,頭頸部出現黃疸,黃疸指數約5mg/dL,蔓延到胸部約10mg/dL,腹部12mg/dL,手臂和膝部15mg/dL,一旦超過15mg/dL要盡速送醫檢查。(記者蔡淑媛攝)

醫師林鴻志指出,頭頸部出現黃疸,黃疸指數約5mg/dL,蔓延到胸部約10mg/dL,腹部12mg/dL,手臂和膝部15mg/dL,一旦超過15mg/dL要盡速送醫檢查。(記者蔡淑媛攝)

2015/08/10 21:10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餵哺母乳要注意可能引起母奶性黃疸!一名媽媽餵哺母乳,疑似母乳成份造成兒子黃疸未注意,餵哺5天後黃疸指數超標一倍,身體已經黃得像南瓜,並引起膽紅素腦病變,傷及腦部,經換血和照光急救,仍留下聽力受損後遺症,嚴重可能喪命。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林鴻志指出,新生兒將近90%會出現黃疸,大多是良性的生理性黃疸,2週內會消失,但也可能暗藏重病,常見母乳黃疸,有10%因餵哺技巧或母乳不足,新生兒脫水、熱量不足,造成黃疸;也有0.5%因母乳中的胺基酸、荷爾蒙等成份造成新生兒黃疸,不可大意。

去年這名20歲的新手媽媽餵哺兒子母乳,2天後發現兒子膚色偏黃,在家做月子燈光較暗也未注意,以為是一般新生兒的黃疸症狀,5天後兒子煩躁不安、哭鬧不休就醫,才發現身體通黃,像個南瓜,黃疸指數(血清膽紅素值)高達30mg/dL(標準值15mg/dL)。

男嬰的膽紅素太高,穿透腦部血管傷腦,造成膽紅素腦病變,經換血和照光治療後才恢復正常值,仍造成聽力受損,林鴻志說,嚴重的話可能引起智力受損、手足徐動症,甚至細菌感染引發敗血症,這名男嬰仍在後續追蹤。

林鴻志強調,新生兒黃疸症很常見,大多數是生理性黃疸,因新生兒紅血球數量多,壽命短,加上剛出生肝臟功能無法迅速處理大量膽紅素,不需特別治療也不可輕忽,如果黃疸指數上升太快、2週未消失、或是超過15mg/dL,就要特別小心,可能是母奶性黃疸、膽道狹窄、尿路感染等問題。

新生兒黃疸在出生後2~3天會出現,4~5天達高峰,10~14天褪去,林鴻志提醒家長,可觀察新生兒黃疸部位做為簡易的黃疸指數指標,頭頸部出現黃疸,黃疸指數約5mg/dL,蔓延到胸部約10mg/dL,腹部12mg/dL,手臂和膝部15mg/dL,一旦超過15mg/dL要盡速送醫檢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