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九蛙爆紅 圖解陸蛙、水蛙到旱蛙

日月潭九蛙爆紅,但許多人都不知道,一開始九蛙是設在步道岸邊,圖為入水前的九蛙。(圖為日管處提供)
〔記者劉濱銓/南投報導〕全台乾旱,隨著日月潭水位下降,反映水情榮枯的9蛙疊像成為全民關注焦點,台電清淤9蛙昨因雨提早收工,今仍繼續進場施作;惟許多人都不知道,一開始9蛙是設在步道旁的「陸蛙」,為凸顯日月潭抽蓄發電造成水位變化,才移至潭中成為「水蛙」,惟今年遭逢10年大旱,9蛙又從「水蛙」變「旱蛙」。
日月潭風景區管理處表示,管理處成立之前,9蛙疊像係由當時的南投縣政府風景區管理所,委託工程顧問公司設計並聘請在地藝術家沈政瑩打造,為強化當地「水蛙頭」豐富生態而設置,但一開始9蛙是設在步道旁的「陸蛙」,到了89年日管處成立後,9蛙才移撥給管理處。
日管處說,為凸顯日月潭抽蓄發電,讓到訪遊客能觀察每天水位有近2公尺的落差變化,才將9蛙移至潭中,延續至今成為水蛙頭的知名景點,「水蛙頭」因當地棲息許多蛙類而得名,沿線步道約有500公尺,當地因濕度較高,蕨類植物生長良好,蝴蝶、水鳥也常在此覓食,並有蛙類出沒跳躍,成為潭區極富生態多樣性的步道。

隨著日月潭水位下降,九蛙浮出水面,由於九蛙附近淤積嚴重,導致第九蛙深埋沙洲。(資料照,記者劉濱銓攝)

日月潭水位下降,九蛙跟著浮現,由於九蛙附近淤積嚴重,台電派員進場清淤。(資料照,記者劉濱銓攝)

年初日月潭水位逐漸下降,但潭面上仍能看到九蛙疊像中的七蛙。(資料照,記者劉濱銓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