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異位性皮膚炎 搔癢難耐夜不成眠

2022/03/22 05:30

▲異位性皮膚炎。(照片提供/廖澤源)

文/廖澤源

郭小姐是一名年輕OL,受異位性皮膚炎困擾多年,夜晚常因嚴重搔癢而輾轉難眠,皮膚遍佈破皮流血的抓痕與傷口,也因長期發炎導致皮膚異常增厚,像大象皮一樣粗糙,讓她面對人群時總是備感壓力。

▲異位性皮膚炎抓不停。(照片提供/廖澤源)

她曾嘗試多種療法都不見改善,經過適當治療後,皮膚已恢復光滑正常,再也不會因輾轉難眠而影響隔天的工作效率了。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且反覆發作的皮膚過敏發炎疾病,與患者的皮膚屏障有缺陷及免疫反應過度活化等多重因素有關。

中重度患者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病,且病情不僅會因季節性變化加劇,患者壓力變大也可能導致病情惡化。

此外,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常伴隨劇烈癢感,患者易因搔癢抓破皮膚,除增加感染風險外,人際關係、生活品質等面向都會受到影響。

傳統治療多半以外用類固醇搭配保濕劑為第一線治療,使用口服抗組織胺來減輕癢感,打破癢-抓惡性循環,病情控制不佳者可能會短暫使用系統性類固醇(口服或是注射)治療、免疫抑制劑或紫外線照光治療。

新療法效果好 重拾正常生活

系統性類固醇有長青春痘、毛囊炎、水腫、食慾暴增、精神亢奮睡不著、腸胃不適等副作用;口服免疫抑制劑可能會導致肝腎功能異常或血球減少,需要定期抽血監測;紫外線照光治療雖安全,但患者每週至少要照光治療2至3次,在今日繁忙的工商社會中,患者常難以長期配合。

目前新興治療中,注射型的生物製劑及口服小分子的JAK抑制劑可精準抑制異位性皮膚炎致病機轉,對絕大部分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治療的療效都相當好,除病灶明顯改善外,患者最在意的癢感也能迅速有效控制。

面對異位性皮膚炎需長期抗戰,雖然過程難熬也不要放棄治療或嘗試不確定療效的民俗偏方,以免治病不成反延誤病情。

(作者為國泰綜合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