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3C族後枕部頭頸痛 竟是頸源性頭痛

2021/11/02 05:30

▲圖1:頸源性頭痛的病變結構通常在高位頸椎,其中最常見的是頸椎C2-3和C1-2節的小面關節。(照片提供/唐宗詠)

文/唐宗詠

3C時代,我們常有需長時間緊盯螢幕工作的需求,經年累月累積下來,便容易產生肩頸不適。在慢性疼痛門診中,有些肩頸疼痛病人甚至嚴重到引發頭痛的症狀,這種頭痛常常從後腦勺放射到整個頭部,同時伴隨著頸部活動困難,此時便要考慮頸源性頭痛的可能性了!

頸源性頭痛指的是,頭痛的症狀是因為頸部結構的病變,造成頭痛的症狀。這些頸椎病變結構通常都在頸椎1-3節之間(圖1),包括椎間盤、小面關節甚至神經根壓迫等。因為頸椎1-3節的痛覺神經和後腦的痛覺神經有部分共享的神經傳導路徑,因此大腦會將「高位頸椎的痛覺」解讀為「頭痛」。這樣的頭痛麻煩之處在於,對一般用於治療偏頭痛較容易效果不佳,也因此會需要更進一步評估、確診並治療。

介入性治療手術 加速復原

頸源性頭痛除了藥物和復健運動治療以外,另外也可考慮介入性治療手術來加速復原。

介入性治療指的是利用影像導引,將藥物精準注射至病變結構,甚至可同時使用高頻熱凝治療進行神經調控,減少頭痛症狀(圖2)。因為頸椎部位結構精細,需要非常仔細的定位,術中通常會合併運用超音波、X光,甚至電腦斷層等高階影像工具,可大幅提高準確性、效果及安全性。這種手術沒有刀口,也不需住院,當天即可回家。術後適當休息並搭配適當復健運動治療,恢復機率高,甚至有很多病人可以從此不再依賴藥物。

▲圖2:影像導引頸椎0-1節和1-2節治療,可以非常精準的治療病變結構,提高精準度及安全性。(照片提供/唐宗詠)

預防勝於治療 注意姿勢端正

雖然目前對頸源性頭痛的瞭解和治療已經進步很多,但最重要的仍然是預防其發生。其中最重要的是,在長時間工作時,注意上半身姿勢的端正,避免低頭過久或駝背,行有餘力可進行肩頸肌肉的訓練,維持頸椎健康!

(作者為台中慈濟醫院疼痛治療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