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聚寶盆》改良式輔具助行 中風翁重拾自信

2021/08/08 05:30

▲圖1:改良式足部矯具。(照片提供/周立偉、施益湋)

文/周立偉、施益湋

70歲林伯伯熱愛登山,無奈年初中風後因肢體動作受限,變得不愛活動,加上心情鬱悶,生活彷彿僅剩輪椅,不僅身體機能退化,生活圈也日益狹窄,家人擔心長輩意志消沉,所幸經職能治療師協助製作改良式足部矯正輔具(圖1),順利提升林伯伯的行動能力,也能自行到戶外散步活動,找回遺失已久的笑容。

「活動」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人會因疾病、身體機能的退化、肌肉關節疼痛、感覺動作反應變慢…等問題,導致身體活動量下降,容易轉變成較靜態的生活模式,長期下來就會影響參與活動的意願。因此,行動能力是維持身體活動很重要的關鍵。

中風患者因肢體動作受限、姿勢控制不佳、步態不穩或行走困難等現象,導致長時間久坐、侷限在床或輪椅上,使得身體活動量減少,進而產生心肺功能、肌耐力下降、骨質疏鬆等問題,使身體機能更加退化。

此外,患者因疾病而情緒低落,甚至出現中風後憂鬱,認為自己能力不足應付原本生活,放棄原有的生活型態,使得生活圈日益狹窄。

而行走可分「站立期」和「擺盪期」,中風患者因下肢動作控制不協調,和不正常的肌肉張力,在行走時會出現垂足或足部內翻,使得在步態擺盪期無法做出適當的髖和膝關節彎曲的抬腿動作。因此,常見患者為了讓患側腳順利向前跨步,會以抬高骨盆和環繞擺動腿部的方式代償。

然而,因上身擺動不足、對外在環境反應變慢、害怕跌倒等因素,患者行走時需要較多視覺回饋,同時為了避免跌倒,也會出現步伐變小、速度變慢和步數減少的代償步態,站立時兩腳承重亦不平均,重心偏向正常側,而患側腳承重偏向足部外側,衍生增加跌倒的風險。

▲圖2:傳統式足部矯具。(照片提供/周立偉、施益湋)

改良式足部矯具 更能符合腳型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可透過製作前置式足部矯具改善,但因傳統式的矯具體積較大,患者常需遷就矯具,選擇穿厚底涼鞋或較大的鞋子(圖2),反觀改良式足部矯具製作上較為快速,且更能符合患者的腳型,能讓患者學習正確的行走步態感覺和動作,協助提升行走能力。

患者也可選擇穿不同功能和合適的鞋子參與活動,能促進健康與獨立性,更能減少因功能障礙產生的生活限制,藉此維持身體活動,建構較佳的生活型態,降低失能程度。

(作者分別為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部長、職能治療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