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無國界看見醫療環境/台灣制度雖健全 醫師專業不被看重
謝岳哲加入無國界醫生被派到阿富汗赫爾曼德省參與救援。(謝岳哲提供)
記者林惠琴、吳亮儀、吳欣恬/專題報導
「全世界沒有幾個地方像台灣一樣容易找醫生」,無國界醫生趙鈞志說,相較台灣醫院暴力事件頻傳,在南蘇丹,當地人們知道有免費醫療,也會有一些人帶著小病上門,但遭拒絕後,就摸摸鼻子走了,不像台灣可能會因為「權利」觀點而出現醫病大吵的景象。
趙鈞志認為,問題不是出在病人,而是制度,讓台灣的患者將一切醫療視為理所當然。比起世界大部分地區,就算是在台灣最偏僻的鄉間,仍然算是便利。
另一名無國界醫生謝岳哲,曾跟隨前台大醫院急診部主任柯文哲學習急診重症治療,在阿富汗行醫回台後重返醫院。他感嘆,在制度完備的台灣醫療體制下,醫師的專業反而不被看重,「無國界醫生」前線服務時,只要醫生們認為是對環境、醫療有助益的事,組織都會支持,但在台灣反而處處受限,「對的事情反而難做」。
現任無國界醫生組織的香港主席劉鎮鯤出身台灣,在榮民總醫院取得麻醉專科醫師執照後,曾旅行九個月,從亞洲最西邊的土耳其伊斯坦堡,經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西藏一路到歐亞大陸東邊臨海的中國上海。
他回憶,以前在榮總唯一一間有窗的開刀房,看著窗外大晴天,總會想著「天氣這麼好,我為什麼在這裡」?但在非洲的開刀房卻想著「天氣這麼好,還好我在這裡」!
劉鎮鯤說,參與無國界醫生和台灣的醫療環境不佳無關,而是和個人意志、個性特質和生涯規劃較有關,就他個人而言,一樣是從醫,參與無國界醫生讓他開心很多。
無國界醫生劉鎮鯤。(記者吳欣恬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