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馬江斷尾求生? 蔣下台未息民怨

教育部長蔣偉寧(中)昨日中午舉行記者會宣佈辭職下台,教育部員工在他傍晚下班時列隊歡送,並送上鮮花祝福。(記者陳志曲攝)

教育部長蔣偉寧(中)昨日中午舉行記者會宣佈辭職下台,教育部員工在他傍晚下班時列隊歡送,並送上鮮花祝福。(記者陳志曲攝)

2014/07/15 06:00

記者黃以敬/特稿

從「不認識」到「見過兩次」,從「不知情被共同掛名論文」到十多年「共同掛名十七篇論文」,教育部長蔣偉寧在學術論文掛名涉入審查造假疑案延燒四天後,終於請辭部長職務。儘管蔣偉寧請辭,但台灣學術聲望的重創恐已很難挽回,學術沉痾能否整頓也還是問號。

而這事件中,更有民眾對馬政府教育施政的長期不滿,一位部長下台,明顯也是府院高層有意要切割民怨的止血點。

對於蔣偉寧,面對掛名論文涉及造假審查事件,最引爭議的,其實是態度問題。身為教育首長,部長、校長任內,到處掛名論文卻「不把關」,國際投稿、登錄個人網站也都說「不知情」,自律要求及他律督導能力都明顯不足;面對問題爆發,更以「不認識」要與多年共同掛名論文的學者切割。

這一連串不面對問題的說法及不檢討錯處的態度,就是外界對教育部長誠信及態度的最大質疑,更成了最後必須下台的關鍵。

而這種不面對問題的切割手法,其實也在馬江立即批准蔣偉寧辭呈可看到。馬政府當初以土木學者出身的蔣偉寧取代一手規劃十二年國教的前教育部長吳清基,明顯就不是為教育專業而選人;而後蔣偉寧推動十二年國教、高中課綱去台灣化等政策引發各界質疑,很多其實也都是為執行總統政見及政治意識而強行推動。

這次對蔣偉寧的諸多質疑,其中就夾雜許多對國教、對教育施政的不滿,而論文事件一爆發,府院馬上簽准辭呈,明顯也是希望以部長祭旗、希望切割一連串的教育政策民怨。

蔣偉寧下台或許是為保存個人名節與最後尊嚴,但論文假審案調查及行政、刑事究責尚未完成,此案凸顯出的學術圈論文浮濫掛名、量質失衡,甚或大老教授與學生互相牽成的「學閥」林立等諸多結構性問題,能否徹底改革?恐怕還有很大疑問。

更遑論十二年國教、高中課綱等諸多教育政策重大爭議都未解。蔣部長下台其實應該只是一個起點,警告馬政府無論選出哪位新部長,如果不真正面對問題,還是諸事只會奉承上意,未來恐還會有更多「部長下台」,民怨也會繼續延燒,而這把火下次應該會直接延燒到馬江,要求真正負起應有的政治責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焦點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