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攔截非法下載 美警報系統上路

2011/07/09 06:00

警告五次 第六次上網變慢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歷經數年協商,美國主要網路服務供應商(ISP)與好萊塢、音樂及電視產業七日達成協議,同意採取有系統手法辨識涉嫌侵犯數位著作權的用戶,並透過電子郵件或其他方法提出警告,美國民眾未來非法下載歌曲及影片,若接獲五次警告仍不罷手,可能會發現他們上網會變成龜速,甚至打不開網頁。

捍衛數位著作權ISP與媒體龍頭大團結

這項協議讓ISP與媒體業者攜手合作,凸顯兩個產業間一度壁壘分明的界線已變得模糊。即將導入這套版權警告架構的ISP業者包括AT&T、Verizon、康卡斯特(Comcast)、Cablevision和時代華納有線;參與該計畫的內容組織則有美國電影協會(MPAA)、美國唱片協會(RIAA)、美國獨立製作電影及電視聯盟(IFTA)及美國獨立音樂組織(A2IM)等。

根據這項協議, 一旦著作權擁有者偵測到網路用戶非法下載音樂、電影或電視節目,「著作權警報系統」(Copyright Alert System)會通知ISP,向用戶發出一連串電郵通知。

累計五次通知後,網路用戶可能會被ISP列入「緩和措施」(mitigation measures)對象,包括網速暫時變慢,或把用戶帳號導向其他登入頁面,告知侵害版權的相關資訊。參與該計畫的ISP將陸續從今年稍後及明年開始推動相關措施。

不過,這項自願性協議並未強制ISP採取懲罰行動,而是側重「教育」層面。因為若沒有法院命令,他們也不願意實施懲罰。ISP也不會將客戶姓名提供給著作權擁有者,網路用戶也可以花費三十五美元(約台幣一千元)尋求「獨立審查」,以決定侵權指控是否有效。

由ISP與娛樂產業組織成立的「版權情報中心」表示,這套警報系統在任何情況下,都未要求服務供應商終止網路用戶的帳號。但數位權利團體「公共知識」與「民主與科技中心」(CDT)指出,該協議仍把終止網路用戶帳號列為可能採取的措施之一。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國際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