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打​​擊生物剽竊 聯合國193國達協議

聯合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在日內瓦總部舉行的「基因資源與相關傳統知識外交會議」,在廿四日閉幕當天產出首個打擊生物剽竊的條約。(法新社)

聯合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在日內瓦總部舉行的「基因資源與相關傳統知識外交會議」,在廿四日閉幕當天產出首個打擊生物剽竊的條約。(法新社)

2024/05/25 05:30

〔編譯周虹汶/綜合報導〕為打擊「生物剽竊」(biopiracy)行為及對受惠於物種基因資源之專利權進行監管,聯合國專門機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一九三個成員十三日起進行十二天談判,廿四日在各國代表歡呼掌聲中宣告達成首個「WIPO智慧財產權、基因資源及相關傳統知識條約」。

「生物剽竊」係指一國挾自身科技優勢,前往他國進行生物探勘並取得藥用植物等生物基因資源,在未告知情形下,將該資源、知識或經驗直接或經部分修改,製成化妝品、藥品、生物科技、食品補充劑等,並透過智慧財產權申請成為其私有財產並獲利。該現象通常發生在工業化國家企業對第三世界或較多生物資源的國家進行參訪後,導致當地住民使用反受專利限制。以薑黃為例,為印度傳統藥用植物,美國專利商標局一九九三年卻通過「使用薑黃治療傷口」專利;所幸引發異議後,一九九七年撤銷。

相關議題討論逾廿年,此次談判展開前仍充滿不確定性,癥結點在於如何制裁違規者。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先前對此大致處於對立狀態,所幸最終產出共識,將在十五個國家通過後正式生效成為國際法。該條約不會追溯,意味著它只適用於未來的發現。根據條約內文,專利申請者須公告其發明所使用的基因資源和相關傳統知識的來源與原住民;各國應在實施制裁之前,「提供糾正未能披露所需資訊的機會」;但若一國「法律規定存在欺詐行為或意圖」,則無需延長機會。

目前僅卅餘國的國內法律要求揭露上述資訊,且程序各有不同,也不一定具有強制性。但西方一名談判代表於最終協議達成前告訴法新社,這已是「現實」與「平衡」兼具的文本。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