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資料流向北京 專家籲勿下載中國電商App

「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點名,中國電商平台「拼多多」海外版「Temu」取得的消費者資訊用於協助中國政府大外宣戰略。(法新社)
〔編譯林家宇/綜合報導〕美國總統拜登四月廿四日簽署法案,規定北京字節跳動熱門短影音程式TikTok限期出售,否則不得在美國營運。然而,據外國智庫和專家說法,在中國利用應用軟體進行資訊戰的戰略中,TikTok僅是顯著但非唯一的媒介,呼籲建立更全面的個人資料、隱私保護規範,阻擋資料流向中國,成為北京政府大外宣工具。
澳洲智庫「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五月發布的一份報告,揭露中國大型電商協助中國政府執行、精進其宣傳策略,並點名中國共享交通工具「滴滴出行」和網路電商平台「拼多多」海外版Temu。這些國際性的中國品牌能讓北京了解消費者喜好、各國特性甚至不同地點的人們做出決定的要素。
掌握用戶資訊影響輿論 中國藉機大外宣
「美國之音」報導,華盛頓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科技與國家安全項目研究員卓克索(Bill Drexel)表示,大眾不宜低估中國政府取得數據用於加強大外宣的後果,並指出,比起數據外流,他更擔心美國人使用TikTok的情況,在中國政府介入下,控制用戶瀏覽的內容來推廣當局的想法和對特定事件的看法,進而影響外國輿論。
網路安全公司SentinelOne戰略諮詢顧問凱瑞(Dakota Cary)對美國人使用Temu等中國應用程式(App)感到憂心,尤其是其母公司拼多多的產品已被證實能利用手機的安全漏洞加載惡意軟體,監控其他App的使用狀況及閱讀訊息和更改設定。Google已於去年三月以拼多多程式含有惡意軟體為由下架,但Temu不受影響。
卓克索呼籲美國需要建立更完善的個人、數據隱私保護機制,讓個人有權掌控切身相關的訊息是否被收集、出售,以及數據公司能夠審查的權限。他也建議海外中國異議人士避免下載上述中國軟體,因為當局正在積極辨識這些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