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先搶先贏 中國布局深海採礦

華盛頓郵報報導,中國數年來積極發展深海稀有金屬探勘、挖掘領域,未來可能掌握先進科技和乾淨能源原料主導權。圖為中國深海科考船「探索一號」。(取自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網站)

華盛頓郵報報導,中國數年來積極發展深海稀有金屬探勘、挖掘領域,未來可能掌握先進科技和乾淨能源原料主導權。圖為中國深海科考船「探索一號」。(取自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網站)

2023/10/21 05:30

圖謀稀有金屬 國際30張探勘證 中國已擁5張

〔編譯林家宇/綜合報導〕華盛頓郵報十九日揭露,已掌控全球九十五%稀土供給和四分之三鋰電池生產的中國,數年來默默深耕深海稀有金屬探勘、挖掘,這些礦產會是乾淨能源、次世代科技和武器系統所倚賴的珍貴資源。美政府轄下的「美國和平研究所」資深中國專家佛里曼直言,「要是中國能在深海採礦領域取得領先,那就真的掌控了廿一世紀綠色經濟所有關鍵礦物的權限」。

獨家探勘「多金屬結核」

中國最先進的深海探測船「大洋號」兩個月前從上海南部港口啟程,前往介於日本和夏威夷間約七.三萬平方公里海域展開深海探勘作業。中國在二○一九年取得此區探勘「多金屬結核」(Polymetallic nodules)的獨家權利。這類高爾夫球大小的礦石富含錳、鈷、鎳等金屬,是從電動車到先進武器系統等科技產品不可缺少的原料。

獨佔21世紀關鍵礦物權

報導指出,在「國際海底管理局」(ISA)至今所核發的卅張探勘證,中國擁有所有會員國中最多的五張,為最快在二○二五年進行的深海開採做準備。屆時中國將擁有挖掘約廿三萬平方公里國際海床的獨家權限,面積換算約等同整個英國,或是ISA總核發區域面積的十七%。

報導指出,海洋蘊藏的稀有金屬據信是陸地數倍,對當今幾乎所有電子產品、乾淨能源和先進電腦晶片等至關重要。隨各國加快腳步減少溫室效應氣體排放,對這些礦產的需求預料將一飛衝天。這也代表深海將是全球資源競賽的下一個戰場,中國則有取得主宰地位之勢。

插手國際海底管理局運作

採礦領域也給了中國與美國對抗的強力新工具。從北京政府八月開始限制出口鎵、鍺兩大美國國防系統關鍵原物料,可瞥見諸如此類的資源是如何用於軍事武器化。

除了深海探勘挖掘所需具備的科技和技術力外,中國也把重心放在設於牙買加首都京斯敦的ISA事務運作上。美國只是ISA的觀察會員而非正式會員,中國在機構內的話語權遠超過他國,可藉此形塑對自身有利的規則。美國亦無企業與ISA有探勘合約。

視深海探勘為軍事發展

此外,中國把深海探勘視為軍事發展重要項目之一,也讓外界難以判斷中國的探勘船究竟是在蒐集科技資料,還是有軍事目的。根據「全球漁業觀察」和「貝尼奧夫海洋科學實驗室」的船隻追蹤資訊顯示,包括大洋號在內的中國深海探測船,近幾年曾駛入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台灣、帛琉和美國的專屬經濟區中。亞洲海事透明度倡議(AMTI)副主任普雷塔表示,「幾乎可以肯定,這些探測有許多兼具科學和軍事,或是商業與軍事目的」。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國際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