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中國干預採訪追蹤記者 冬奧後一一揭露

與鄧達斯跨洋連線的荷蘭女主播,看到同事被強行拖走時瞠目結舌。(取自網路)

與鄧達斯跨洋連線的荷蘭女主播,看到同事被強行拖走時瞠目結舌。(取自網路)

2022/02/22 05:30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中國北京冬季奧運會廿日閉幕,但各國選手和媒體在賽會期間遭受的不平待遇,才要開始發酵。「駐華外國記者協會」(FCCC)廿一日發表聲明指控,中方在冬奧期間一再干預媒體採訪工作,包括「追蹤、粗暴對待」記者;各國選手也在「人身安全」獲得保障後,紛紛指控中國人權狀況,一一掀開北京冬奧亮麗表面下的黑暗面。

各國新聞媒體人員設於北京的「駐華外國記者協會」指出,中國政府在冬奧期間經常干預外國記者報導工作。例如,在一次滑雪比賽後,一名記者被官員阻止在奧運混合區採訪香港運動員,但該區域理應按照國際奧運規則來管理。當外國記者試圖在奧運場館外報導時,「也經常被宣傳和安全官員跟蹤與粗暴對待」,「荷蘭廣播基金會」(NOS)記者鄧達斯(Sjoerd den Daas)即為一例。

連線中被強行拖出鏡頭

據報導,鄧達斯當時正在進行電視連線報導,卻被便衣維安人員強行拖出鏡頭,但其實他在連線的前幾分鐘,就已站在警方指示的位置。此外,在滑雪場附近,維安人員也阻止記者採訪當地居民。「法新社」記者甚至被警察規定必須在離「鳥巢」體育場兩公里外的私人公寓裡拍攝開幕式。儘管外界一再向國際奧委會(IOC)反映,但IOC皆辯稱這些僅是「單一事件」。

許多記者還被告知,在公共場合報導須先取得中國當局批准,而維安人員似乎對記者拍攝任何奧運相關素材都格外敏感,還有美國記者被禁止在官方奧運商品店外採訪奧運吉祥物人偶,並被告知任何採訪都須聯繫外交部,甚至連奧運標誌都不能拍攝。尤有甚者,部分記者還遭中國網友撻伐,「在某些情況下,是中國官媒和中國外交官助長了這些攻擊」,一連串違反獨立報導精神的情形,彰顯外媒在中國運作困難。

德選手:不再去中國

「美國之音」(VOA)報導,在北京冬奧奪得兩面金牌的德國女子雪橇選手蓋森伯格(Natalie Geisenberger),在前往北京前就嚴厲批評IOC將冬奧主辦權交給「人權紀錄惡劣」的中國,比賽結束返國後更坦言永遠不再去中國,「我去不是因為我真的想去,而是因為IOC決定讓北京主辦。」

瑞典男子競速滑冰選手馮德波(Nils van der Poel)也表示,他在中國不便對當地人權狀況發表看法,「如果我想活得長一點,並且有所成就的話。」但完成比賽回國後,馮德波就忍不住表示,IOC將奧運交給中國這樣「公然侵犯人權」的國家主辦,「極端不負責任」。

北京冬奧期間,「荷蘭廣播基金會」(NOS)記者鄧達斯在採訪時,突遭維安人員強行拖出鏡頭。(取自網路)

北京冬奧期間,「荷蘭廣播基金會」(NOS)記者鄧達斯在採訪時,突遭維安人員強行拖出鏡頭。(取自網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