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比特幣發明人中本聰是他? 加國加密幣專家駁斥紀錄片:不是我

匈牙利布達佩斯一座用來代表比特幣發明人「中本聰」的塑像。(彭博檔案照)

匈牙利布達佩斯一座用來代表比特幣發明人「中本聰」的塑像。(彭博檔案照)

2024/10/09 23:22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一部新推出的紀錄片,宣稱解開了加密貨幣圈最大謎團:比特幣的發明人真實身份,是加拿大的加密幣專家彼得.陶德(Peter Todd)。但是當事人立刻出來駁斥,稱該部紀錄片的說法「荒謬可笑」。

這部8日播出的HBO紀錄片《比特幣之謎(Money Electric: The Bitcoin Mystery,暫譯)》由曾經揭露美國陰謀論運動QAnon而出名的導演霍巴克(Cullen Hoback)執導,調查比特幣起源,揭開這種加密貨幣發明人、化名「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程式設計師真實身份。紀錄片說,他們破解了這個謎團,彼得.陶德就是中本聰。

《英國廣播公司(BBC)》新聞網報導,比特幣問世以來,有關「中本聰」的身份就一直令幣圈著迷,原因不僅在於身份的謎團,也因為若「中本聰」仍掌控其初期的比特幣錢包,那今日價值會已達約690億美元(約2.2兆台幣),意味著「中本聰」或「中本聰們」會是今日全球排名第20的富人。陶德為知名比特幣初期核心開發者,但他之前從來沒被點名可能是「中本聰」本尊。

霍巴克說,他是根據多年來研究早年網路發文訊息留下的蛛絲馬跡,和走訪世界各地訪問對開發比特幣的初期貢獻者,從新、舊線索中得出陶德就是中本聰的結論。

他根據的其中一項證據是,他發現陶德2010年曾經在網路論壇回應中本聰一篇發文,看來就像是延續中本聰的思路,如同是同一個人,只不過陶德當時誤用自己名字的帳號,從那之後,陶德的帳號活動就沈寂下來,中本聰也銷聲匿跡。

另一個線索是,陶德曾經在網路上提到,他刻意摧毀一批比特幣。而幣圈流傳一個著名說法,就是中本聰刻意摧毀取得他最初創造的一批原始比特幣的路徑,這批110萬枚比特幣從未被提現或轉移過,中本聰在打造比特幣時,設定比特幣總發行量限制在2100萬枚,估計他手上持有未經動用過的就佔了5%。

其他線索還包括陶德的一份舊時履歷宣稱精通C++程式語言,也就是建立比特幣時使用的主要程式語言,但他後來否認自己懂C++;另外陶德和中本聰使用語言的習慣和撰文風格有相似之處。

《紐約時報》8日引述霍巴克受訪談這部紀錄片的說法,「我非常確信」,「根據證據,我相信彼得.陶德就是中本聰。」

霍巴克在紀錄片中向陶德出示相關證據,詢問他是不是中本聰,陶德一笑置之;之後陶德又在社群媒體發文,強調「我不是中本聰」。

在這部紀錄片播出前,加密幣下注網站Polymarket上,有關該紀錄片會找出誰是中本聰的賭注超過了4400萬美元(約14億台幣),中本聰身份之謎引發的興趣可見一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