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除「俄」務盡! 拉脫維亞全國禁唱「喀秋莎」

二戰時期,蘇聯用來對付德軍的世界第一款火箭砲「BM-13」,俗稱就叫「喀秋莎」。圖為俄羅斯衛國戰爭紀念日時出場的「喀秋莎」。(圖擷取自維基百科公領域)

二戰時期,蘇聯用來對付德軍的世界第一款火箭砲「BM-13」,俗稱就叫「喀秋莎」。圖為俄羅斯衛國戰爭紀念日時出場的「喀秋莎」。(圖擷取自維基百科公領域)

2022/09/18 16:08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後,東歐國家陸續移除前蘇聯時期象徵物。拉脫維亞繼上月推倒一座頂端裝置蘇聯星星、原本用來紀念蘇聯紅軍戰勝納粹德國的「里加解放者」紀念碑後,日前又宣布已全國禁唱蘇聯經典民謠「喀秋莎」。拉脫維亞政府認為,這首歌曲是蘇聯的象徵,因此禁止在公共場所傳唱。

據拉國媒體報導,違法傳唱「喀秋莎」者,將面臨350歐元至2900歐元(約新台幣1.1萬元至9.1萬元)的罰款。

「喀秋莎」(Katyusha)一曲,創作於1938年,二戰時期蘇聯政府用來作為鼓勵蘇軍士氣,對抗德軍的戰歌。此曲描述了一位名叫喀秋莎(俄羅斯常見女生名字「葉卡捷琳娜」的愛稱)的年輕姑娘,站在故鄉的岸邊歌唱,思念與等待遠方的愛人戰士,她的愛人則勇敢地捍衛國土邊疆,回報她的愛情。

此曲在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家、共產世界也廣為傳唱,中國第一夫人彭麗媛2005年曾隨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歌舞團出訪俄國,當年就用俄文獻唱「喀秋莎」。

二戰時期,蘇聯大規模生產、投入戰場的世界第一款火箭砲「BM-13」,俗稱就叫「喀秋莎」。根據紀錄,蘇聯士兵是「一面高唱《喀秋莎》,一面向德國法西斯開砲」。「喀秋莎」之名仍被用於較為新式的蘇聯車載多管火箭砲上,特別是「BM-21」與其衍生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