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德國研發心臟雷達 可提前4天預測死亡

心臟雷達能幫助疫情期間的醫生,減少與病患接觸的機會,進而降低染疫風險。圖為穿戴全套防護裝備,替病患進行心電圖檢查的醫護人員。(路透檔案照)

心臟雷達能幫助疫情期間的醫生,減少與病患接觸的機會,進而降低染疫風險。圖為穿戴全套防護裝備,替病患進行心電圖檢查的醫護人員。(路透檔案照)

2021/02/22 06:09

首次上稿 02-21 23:28
更新時間 02-22 06:09

〔編譯黃靖媗/綜合報導〕傳統心電圖必須在病患身上貼上電極貼片,才能測量出病患的各項心血管系統數據。德國漢堡科技大學教授科爾平(Alexander Kölpin)與他的團隊研發了1款新的心臟雷達,不僅不需接觸皮膚,就能分析患者心臟與呼吸的數據,還能提前約4天預測臨終病患的死期,給患者與家屬道別的時間。

根據《德國之聲》報導,科爾平解釋,他們研發的裝置會發射出能被人體反射的電磁波,心臟將血液打入動脈時,不僅會形成脈搏,也會在人體表面產生震動,只要藉由感應器測量震動,就能監控許多心血管系統的狀況。感應器能夠準確計算心率與脈搏數,因此能偵測出病患是否有動脈硬化,與心臟病發的風險,一旦心臟出現心律不整等狀況,這款裝置也會發出警報。

科爾平研發的裝置也能解決佔新生兒猝死原因兩成的嬰兒癲癇問題,在不用束縛嬰兒的前提下,持續監控嬰兒的健康狀況。而心臟雷達不需接觸就能檢測的特性,也能幫助疫情期間的醫生減少與病患接觸的機會,進而降低染疫風險。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