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台商海外戰場〉科技業大咖 齊聚東南亞擴廠

2023/07/10 05:30

國內電子代工五哥接連轉往印度、東南亞,強化產能佈局。(資料照)

記者方韋傑/專題報導

自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打以來,國內電子代工五哥與鴻海(2317)接連轉往印度、東南亞強化產能佈局,加上各集團持續放大車電、AI伺服器等利基型產品的營收規模,儘管今年遭遇全球通膨、升息所引發的市場需求萎靡,營運仍可望穩步向上。

觀察各大主要電子代工廠今年前5月業績,與2018年前5月、也就是美中貿易戰開打之前,整體業績相較下,大多呈現增長態勢,成長幅度最大的是鴻海,從當時的1.71兆元成長至2.34兆元,成長36.8%;其次為廣達(2382)成長15.8%、英業達(2356)成長8.7%、仁寶(2324)成長7.7%;至於緯創(3231)因期間賣廠給中國立訊,年營收減少1千多億元,導致今年前5月營收與美中貿易戰前減少0.56%,而和碩(4938)衰退10.41%較多。

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數據顯示,緯創在美中貿易戰開打前,印度子公司投資金額只有新台幣21.5億元,儘管緯創在印度的iPhone代工業務進入尾聲,今年首季投資金餘額仍有26.14億元;而原先印度投資金額為零的和碩,今年首季投資餘額為18.74億元;此外,仁寶在越南的投資也從13億元成長今年首季的17.4億元;原先沒有投資越南的英業達,今年首季投資餘額增至8,069萬元;原本沒有直接投資泰國的廣達,今年首季投資餘額已成長至47.64億元。

廣達將在越南 建立第2個基地

目前廣達已選定越南,持續在東南亞建立泰國以外的第2個製造基地,相關生產品項規劃尚在進行中;而仁寶排定今、明年於菲律賓、越南、泰國陸續有新產線投產;緯創則正在規劃越南第3廠,可望於明年上半年開出新產能;英業達泰國新伺服器廠排定明年下半年量產;和碩也將繼續強化印尼巴淡島廠營運。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