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時事求是〉回到常態之前

2022/11/14 05:30

邊境解封後,不少民眾已迫不及待出國旅遊,可以預期旅遊業績將恢復2019年盛況。圖為日本箱根神社平和的鳥居。(記者魏錫賓攝)

■魏錫賓

疫情依然在演變,但逐漸放寬的防疫政策,已難再走回頭路;被壓抑多時的旅遊魂,也更活躍地發揮著影響力。出國人數在短期急遽增加後,旅遊供應鏈將迅速恢復活絡,可以預期業績銜接疫情前2019年的走勢,只是時間問題。

旅遊業績回到2019年 指日可待

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國人出國旅遊消費總支出在2018年突破8千億元,2019年提高至近8,200億元的高點,國人出國的國內觀光支出占了近1,900億元,主要是航空客運與旅行服務共約1,600億元,這2部分在2020年疫情擴散後金額僅餘300多億元,剩下約五分之一。後來即使只有入境的隔離管制,衝擊卻是雙向,對國內旅遊業都有很大影響。

旅遊業者是供給的一方,旅客為需求的一方,雙方分別站在交易的兩邊。近3年業者業績受到衝擊,是因疫情管制使需求降低;解封後,出國交通、海外購物及保險保障等的需求,都已快速增加,趨勢明確向上,而且成長空間也可預期。

全球航空客運量強升 交通、保險需求大增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統計,2022年9月全球航空客運量雖僅為2019年同期的73.8%,不過,已較2021年9月成長57%。各國國內線成長較緩,但總運量已達2019年9月的81%,國際線雖僅為2019年同期的70%左右,可是較2021年同期成長122.2%。除堅持清零政策的中國以外,全球幾乎都呈強勁回升走勢。

IATA估計2022年9月國際旅客運量在北美已近2019年時期的90%,但亞洲才達到當時的41.5%,隨著各國防疫措施陸續解除,成長空間將最大。生活慢慢回到常態後,服務業將重新銜接2年多前的趨勢,之前陷於停滯的跨境旅遊,反應將格外明顯。

過去近3年,在疫情籠罩下的勞動市場呈現悲喜不一的景象,且各產業的供需狀況一直在改變。防疫造成的遠距生活一開始帶動資通訊產品的超額需求,使科技大廠加班趕工也供應不及,相關產業的薪資、獎金水漲船高,但在生活逐漸恢復常態後,終端需求大減,不僅暫時阻礙了部分科技公司營收的增加,裁員、減薪的聲音也陸續出現;相對地,在2020年疫情後受到重創的服務業,正迎接產業的迅速復甦,甚至發生缺工的現象。

旅遊業重新調整人力 旅客尋找出國好時機

旅遊業與其他服務業一樣,過去隨新冠病毒擴散調整經營策略,減少人力、縮減營運規模因應景氣寒冬,如今要再重整經營方向,以應對環境與需求的劇變。當旅客急於尋找旅遊供應鏈上的各項產品,可以預期人力、供應能量將在某些部分出現瓶頸,而價格也會反映需求突增而上漲,甚至很快會超出2019年疫情前正常時期的水準。

旅遊供應鏈喜迎壓抑已久的人流,但在外在環境反轉的時刻,供需都會有最激烈的變動。旅遊市場不會只回到2019年當時的狀況,業者勢必要重擬策略,思考如何調整人力與連結供應鏈,而旅客可能也要做好準備,想想何時是最好的出國時機。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