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外商壽險〉絕對優勢時代結束 現有外商壽險各具特色

2021/11/07 05:30

外商壽險公司每年平均1家撤出台灣,圖為安聯人壽。(記者靳昌玲攝)

記者巫其倫/專題報導

保誠人壽近年主推分紅保單商品,也積極深耕台灣市場。 (記者靳昌玲攝)

2008年金融海嘯至今,外商壽險公司相繼離開,即便體質再好,受限於市場發展,近年幾乎是每年平均1家撤出台灣。政大風保系教授彭金隆認為,雖然外商仍可找到利基點,但本土公司已強化,「外商絕對優勢的時代,應已結束了。」

國內現有6家外商壽險

目前還在台灣市場的6家外商壽險(包含尚未交易的康健人壽),均強化銀保通路,也已轉型發展特色,在市場各具優勢。法國巴黎人壽發展銀行通路、房貸壽險等商品;保誠人壽近年主推分紅保單商品,也積極深耕台灣市場,關心兒童教育及健康議題;安聯人壽除既有投資型保單優勢,也力推健康險;友邦人壽則是主打資產傳承商品,至於安達人壽投資型商品銷售也頗亮眼,康健人壽則以定期牙齒險最具特色。

外商保費收入 安聯居冠

若以去年新契約保費收入來看,在投資型商品帶動下,安聯衝出533.6億元最高,法巴、安達、保誠也各有414億元、319、167.4億元,贏過不少本土壽險,而友邦雖僅35.3億元,但年增36%為全體壽險業成長最高,康健21億元在22家業者中僅排21名,市佔率無法提振,最終選擇離開台灣市場。

彭金隆認為,其實保德信、康健人壽出售早已在市場盛傳許久,雖然2家公司都有特色,但長期業績若做不起來,還要負擔龐大成本,母公司就會檢討全球布局,競爭力不夠選擇離開台灣也是早晚的事。

保發中心董事長桂先農則提到,國內6家外商規模均為中小型公司,經營策略都是尋找利基市場,當中都有不少成功轉型案例,例如:安聯當年把高預定利率保單轉賣給中壽,開始轉型做投資型商品。法巴人壽、安達也都主打投資型保單,近年市佔都有顯著提升,只要能夠找到利基市場,就能夠順利長久經營。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