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IFRS 17〉儲蓄型保單變定存 金管會出手整頓

2019/11/11 05:30

若儲蓄險持續熱賣,不利我國保險業接軌,金管會出手整頓儲蓄型保單。(資料照)

記者王孟倫/專題報導

金管會在今年五月出手大力整頓儲蓄型保單,頓時引發保險市場大地震!不過,為何要對儲蓄型保單嚴加管控?金管會強調,除不讓保單失去保障本質、而變相淪為定存。更重要的是「IFRS17會計準則」將上路,若儲蓄險持續熱賣,將不利我國保險業接軌。

首先,台灣人超愛買儲蓄險,也是目前保單市場最大宗商品。根據金管會統計資料顯示,2018全年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高達1.17 兆元。其中,儲蓄險占市場高達7,400餘億元,占市場比重高達54%,整整超過一半。

台灣人超級愛買儲蓄險保單

為何儲蓄險保單在國內如此熱銷?民營金控主管表示,一方面國內長期處於低利率,保險業者提供的宣告利率優於市場,可以拿到比定存更好的利息,自然吸引許多消費者。

另一方面,國內最大銷售保單通路並非保險公司,而是銀行通路。銀行無論櫃台行員或理專,都能直接接觸存款戶,並且順便導引或推薦購買儲蓄險。

不過,金管會日前宣示,為了因應新會計準則IFRS 17公報上路,要健全國內保險產業發展、保障保戶權益。因此,決定大力整頓儲蓄險,訂出死亡保障佔保單價值之門檻比率,也就是大幅提高保障比重。

有些人會問,究竟IFRS 17上路與儲蓄險有何關係?為何IFRS 17成為是金管會整頓儲蓄險的主因之一?

財報揭露方式使利差損變透明

金管會保險局局長施瓊華表示,儲蓄型保單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較高。尤其,台灣保險業於接軌新的會計準則IFRS 17後,財報的揭露方式將會使利差損變透明。尤其保險業者在過去年代,曾經大量銷售高利率保單。若按照IFRS 17,這些賠錢保單必須馬上「一次認列損失」,帳面上的責任準備金就必須多提,或是大股東要進行增資。

至於保障型保險商品,官員直言,保障型跟利率關係沒這麼直接,才能讓保險「本質」功能發揮。金管會目前正在討論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預計可能調降1碼,加上死亡保障門檻也要拉高,希望市面上不要再充斥高比重儲蓄險保單。

不過,日前曾有保險業人士提醒,明年儲蓄險不僅買氣會大衰退,恐嚴重衝擊我國壽險業保費收入,而出現所謂的「保費懸崖」的情況。

「我們是以審慎監理來看壽險業經營狀況!」保險局回應說,不希望國內保險業淪為「吸金大賽」,例如拚命狂賣儲蓄險保單;官員也承諾,儲蓄險絕對不會在台灣消失,只是把保障比重拉高,金管會將採取緩進、漸進式腳步推動,絕對不會讓「保費懸崖」發生,大家不用過度疑慮。

金管會承諾不會出現保費懸崖

外界也有人質疑金管會的介入干預,導致儲蓄險明年變得更貴。對此,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表示,保險業務員或保戶雙方必須要瞭解,在目前國內這樣低利率的時代,保險公司還承諾給3%至4%的收益率,像這樣長期承諾,真的是否能做到?因為,現況若持續發展,不僅對保險公司穩健經營不利,也對保戶權益的充分保障,畫上一大問號。

金管會強調,保險公司收取保費很正常、也是件好事。不過,金管會希望業者賣的是好的保險商品,而不是沒有保障性質的儲蓄險。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