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時事求是〉退休金這一題

2019/09/30 05:30

65歲以上老年人口逐年增加,金管會鼓勵金融機構開辦高齡化金融商品,希望個人及早分攤養老的責任。(資料照)

記者魏錫賓/專題報導

時勢的傾向難以一時逆轉。隨著平均壽命逐年延長,政府及個人都在未雨綢繆重新調整財務計畫,而金融業者也因應高齡社會,推出安養信託、以房養老、保險及各種基金等新金融商品。假設一般人退休後餘命15年,支應退休生活的勞保退休金可能不足5百多萬元,如何補足,成了生命中無法迴避的財務課題。

勞保退休金不足應是常態

富邦投信委託中經院調查,估計15年的日常花費、醫療長照費用等總支出將近千萬元,而勞保月退總收入僅有400多萬元,這一調查與每個人的實際狀況容有差距,不過仍顯示一般人的資金缺口可能不小,且要由自己預先補足尊嚴老年生活的代價;因此,財務專家建議年輕族群要習慣利用長期規劃的理財工具,並以「目標期限基金」等規劃退休後的財務準備。這也是各國在政府財政不佳的情況下,積極推動的觀念,希望個人及早分攤養老的責任。

新種養老金融商品增加多

65歲以上老年人口逐年增加是普遍現象,國發會估計我國約在30年後的2050年達到高峰,面對高齡及退休人口增加趨勢,各國持續調整退休年齡與退休金給與的計算方式,並輔以長照政策等措施因應;但在支出有提高壓力、財政收入卻新增不易的情況下,官方提醒個人注意,成為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之一,金管會因此鼓勵金融機構開辦高齡化金融商品,包括安養信託、以房養老、新保險及生命週期基金投資等商品陸續推出、推廣。

生命不同階段的財務規劃

除了持續增加的以房養老及高齡者安養信託個案,以及將傳統人壽保險轉換為醫療保險、長期照顧保險或遞延年金保險,是針對已退休老年人外;保險業的長照險及金融業者的養老基金,也鎖定仍就職者或年輕人及早規劃其老年財務。養老商品與一般金融商品的不同,主要是考量風險的承擔能力,譬如依人生階段及目標日期選擇的生命週期基金,有依據退休日期規劃,逐年調整股債等商品比例的「目標日期基金」,或維持固定風險程度,依市場波動狀況進行股債比率調整的「目標風險基金」,以解決個人有限投資金額難以達成的風險集中問題。

根據用錢週期安排資金流

老年生活要得到財務保障,必須在有收入時做好規劃,累積更多的資產;退休時沒有固定薪資入帳,只能利用積累的資產開源,這也是以房養老的推出理由之一。有些企業資產雖大於負債,但因流動性不足,而有無法支應到期貨款或支票而倒閉的情形;個人若流動性不足,即使空有固定資產,生活也可能難以為繼。因此,安排好老年的資金流,是享受老年生活不可忽略的基本條件。

年輕時較有風險吸納能力,部分資金可投資在波動高的金融商品,而隨著年紀接近退休,愈無力承擔風險,理財方式必須趨保守,這也代表獲利的要求,可能逐漸降低;因官方設定的退休金,很難跟上物價與生活條件的提升,個人愈早有補足差額的安排,愈不會因受限於財務,而影響了自己設定的多彩退休生活。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